
Day 1晚餐:百年老店的懷石料理
由關西機場乘快車到京都,再轉乘JR干線僅10分鐘便抵達大津,在大津的第一餐,竟然是需要端坐對待的懷石料理。大津是在京都之前的日本國都所在地,對待美食非常講究。
大津魚忠距離火車站不用十分鐘步程,店門前掛上深紅麻布印上白字的暖簾,店是一間百年吳服店改裝而成的飯館,坐在老建筑慢節奏品嘗懷石的感覺很棒。懷石是日本高級烹飪,廚師選用時令食材,輔以細致的烹調手藝,將食物味道、質感與菜盤的擺設、顏色,來融合季節的特色,是食的藝術。近十年間,改良版懷石理料出現于關西大小飯館,有滲入西方烹飪技術的懷石,或平價版懷石。但懷石一定是以套餐形式呈現,沒有懷石盒飯。
這夜的懷石“先附”是用鮮葉包裹的紅豆蓉甜食,伙同盛在古樸銀花的綠茶端上桌!跋蚋丁笔切迈r海產小菜,魚片與鮮貝躺在銀色小盤,充份襯托出鮮鯛魚片的透銀白,伴菜的紫蘇籽提升了海水鮮味,好味也好看。緊跟著的“蓋物”、“燒物”、“酢肴”、“冷缽”等菜款全罷放在二層的描圖漆黑盒內,是大堆頭制作。涼菜都會預先準備好,大津人愛用本地特產黑味噌醬來佐味天婦羅,咸咸的味醬配炸物,是不到此地一游不會了解的飲食習慣。“水物”是南瓜 MOUSSE配綠茶冰沙,細滑的南瓜蓉,是西式甜品做法。回到北京后某天,我心血來潮上網瀏覽魚忠官網,才發現此店是如此清雅明亮,吃懷石料理,一定選在中午,因為環境氣氛也是懷石料理一部份呀。

Day2 午餐:桃花源里的昆布飯團
Miho美術館位于琵琶湖東南面,是滋賀縣內知名建筑,曾入選世界十大建筑。被稱為世外桃源的美術館,在通往館的山路旁,有數幢二百多年的日本古農民房舍,這里便是桃源里的菜園——“信樂之鄉”。信樂采用自然法培養農產品,只用植物堆肥培植蔬菜。服務員端上一份棕橙色葉子形狀的碟子,三個呈三角形的肥茁飯團蹲在碟右邊,左邊放著幾件蔬菜炸物,加了黑味噌醬的小茹子、肥美的水煮扁豆,紅蘿卜,鮮筍塊、香菇,還有輕微烤過的小塊青葫蘆瓜。栗子飯團味道回到食物的基本味道,適當的烹調時間,清淡好味。裹了紫菜的飯團,紫菜混合了醬肉餡的濃味,好味。裹住第三個飯團的干葉絲是昆布,這是日本人更新基本食材味道的一次完美示范,嘴嚼著由干昆布手撕下的細絲,香草襯托米香,自然清爽,好味。三式飯團,三種味道,是在這片土地長出的滋味。

Day2 晚餐:
久壽太郎Kusutaro餐廳的牛肉燒
小巧的近江牛肉餐廳名為久壽太郎Kusutaro,久壽太郎的店名沿襲了店主父親的名字。餐廳是開放式的,客人可以邊喝茶邊看主廚兼老板身穿白色西廚制服切菜弄肉。嘗過前菜后,跟隨的鮮芥末清燉近江牛肉,牛肉軟滑,味細致鮮甜,慢火細燉時間掌握準確,以鮮芥末同燉,味道更溫厚暖胃,吃得舒服。主菜煎近江牛柳配脆蒜薄片、黑味噌蔬菜上來了,近江牛肉經過黃油煎焦,換過清燉風味變得肉味更呼之欲出。神戶牛肉是東京的時尚,近江牛是京都的內斂,真是好味。奈何七成熟、全熟牛肉便混在一起在客人餐碟上了,美中不足呀。這是小廚房招待大量客人,為了讓菜肴能同時送到客人的面前,常遇到的難題。
久壽太郎里面的美味牛肉貨源來自“毛利志滿”,是家距今已有130年歷史的百年老鋪,擁有自己的牧場,位于日本中部地區的三河川(愛知川,日野川,野洲川)流域的中心地,清澈的水源與當地豐富的谷物資源使毛利志滿飼養生產的近江牛肉更是口感鮮嫩而不膩,肉味濃厚卻無腥膻之感。近江牛肉需要你用心品嘗,對于這樣的上好食材,Slow-cooking是必備的環節。
(責任編輯 :燕寒寒)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