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住建部發布了《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明確提出要“杜絕各類動物表演”。然而,媒體調查發現,各地動物園的動物表演依據照常營業。
今天中午12點左右,記者來到了北京海洋館,天氣雖然炎熱,仍有不少家長專程帶著孩子來游玩,海洋館的售票人員告訴記者,海豚海獅的表演是參觀海洋館的重頭戲。
售票員:下午兩點海豚表演,潛水喂食上午11點半。
記者:大概表演什么?
售票員:就是海豚和人的一個互動,海豚自己表演,還有海獅,白鯨,白鯨只有周一到周五有,也是白鯨和人的一個互動。
住建部發布的《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游客們了解的不多,提到里面明確“杜絕各類動物表演”,大家各有觀點,趙女士的底線是不虐待動物。
趙女士:沒有必要吧,只要他不虐待動物就行,就和養小狗一樣,其實跟養孩子差不多我覺得。
張先生認為對動物有傷害的表演要禁止。
張先生:怎么說呢,不一定吧,有些動物表演的確應該禁止,就是可能會給動物帶來一些傷害吧,就是強迫性的或者一些高強度的訓練、高難度的動作,比如說鉆圈子。
陳女士認為應該杜絕猛獸的表演。
陳女士:我覺得安全性第一,如果動物表演危害到安全,我覺得可以禁止。比如說獅子老虎這種,有攻擊性的動物,我覺得沒必要。
媒體報道顯示,包括北京、廣東在內的各地動物園一直在經營的動物表演并沒有任何停止的跡象,比如北京大興野生動物園,專設“動物表演娛樂區”,每天三場,大型節假日,還會增加演出場次,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在雙休日每天各有兩場動物表演,表演的主角有獅、虎、熊、猴、孔雀等等。一些動物園的門票價格已經包含了這個項目,所以一般游客只要時間剛好趕上,都會觀看。
動物表演,是通過訓練的方式,改變動物行為供游客欣賞。而動物園應該是個保護機構。住建部的《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指出,“動物園是社會公益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動物園能逐步消除動物表演等具有濃厚商業色彩的元素,充分完成野生動物保護和科學研究的中心任務。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很多人對杜絕動物表演是住建部提出的要求一頭霧水,都問,“這事兒是歸住建部管嗎?”實際上只有城市動物園由住建部管,野生動物園由林業局管;海洋館動物由農業部管;馬戲團由文化部管……而對于《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的可操作性,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教授這樣分析。
馬懷德:綱要本身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是個政策性文件,但是這種政策性文件,因為它有宣示性、倡導性的意義,所以在具體落實、實施綱要過程中也應該進行相應的立法,保障綱要進行有效的落實實施,調整相關的行為。
對于“綱要成空文,地方政府執行不力才是問題的核心”的觀點,馬懷德認為:
馬懷德:因為這涉及的是全國的一個問題,不是一個地域的問題,也沒有必要要求每個地方都根據綱要制定地方的規章。住建部或相關部委應該制定規章,如果條件成熟,國務院都可以制定法規,專門提出這樣的要求。(記者孫瑩 實習記者張立芳)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