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因海而名、依海而生,也必須因海而興、依海而強。發展海洋經濟是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核心任務,也是當前維護國家南海權益的有效手段。我省要抓住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海洋優勢,借鑒兄弟省市經驗,做好海洋文章,破解海洋經濟發展瓶頸,加快建設海洋強省,扛起維護南海主權的海南擔當。
省委省政府充分認識海洋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前不久省委常委會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決定》。決定提出,到2015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150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30%;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862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35%以上。海洋經濟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海洋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海洋綜合管控水平顯著提高,海上執法隊伍和裝備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基本實現南海維權常態化。為實現上述目標,我認為在實際工作中應重點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構建特色海洋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海洋旅游業,將海南建設為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壯大提升海洋交通運輸業,將海南打造成為面向東南亞、背靠華南腹地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基地。集約化發展臨港工業,促進臨港產業集群化、規模化、園區化。轉型升級海洋漁業。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等海洋新興產業。
二是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升海洋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初步建立立體化海洋環境監測體系,建立海上重大污染事故應急預警監測系統和海上突發事件跟蹤監測、監視和預警機制。加強海洋生態系統的整治修復。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海洋污染賠償、海洋生態補償等制度,健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體制機制。
三是實施科技興海和人才強海戰略。整合科研力量,鼓勵國家級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來海南建立海洋研發機構,建立涉海人才聯合培養、海洋科技共同研發機制。加強科技攻關,孵化研究成果。培育海洋人才,形成有利于海洋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發展的綜合保障體系。
四是提高南海管控能力。加大三沙基礎設施和本島海上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加快三沙交通補給船及大噸位的執法船舶建造,組建三沙捕撈船隊。開展三沙海上綜合執法,形成縱橫貫通、規范有序、靈活高效的海上綜合執法體。
五是完善具有海南特區特色的海洋法規政策體系。重點推進海洋生態損害賠償與生態補償、無居民海島開發保護、三沙海域海島管理、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等立法工作;研究制定郵輪、游艇、休閑漁業等管理辦法;完善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管理、海洋防災減災和海洋巡航執法的海洋法規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加大資金投入。
六是大力弘揚海洋文化,增強海洋意識。充分挖掘海南特色的海洋文化,是構建海南藍色文明、譜寫美麗海洋海南篇章的重要支撐。通過網絡、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和展覽、戶外廣告等多種途徑加大海洋知識宣傳,普及海洋知識,增強全民海洋意識。加大對南海海洋文化資源開發和保護力度。(作者為海南省政府副省長)
(責任編輯 :劉雨佳)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