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嚴肅整改審計查出問題,確定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決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在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把旅游業列為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充分說明中央政府對旅游業的重視,對于全國的旅游行業,旅游從業者來說,這顯然也是一個利好消息。
中國的旅游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從當初的朝陽產業成為成熟產業,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呈現出無限的發展前景和潛力。具體體現在旅游人數持續增加,旅游產品越來越豐富,旅游產業鏈也越拉越長等等。而地方政府顯然也看到了旅游業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所以越來越重視旅游業的發展。這些都為我國旅游業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就,旅游經濟在國家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做好了鋪墊,注入了新的推動力。
而旅游業對我們國家還有一個特殊的,在其他一些國家可能沒有的意義。那就是起到一個平衡與協調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的作用。我國的旅游業以自然山水、風景名勝觀光旅游為主,而名山大川,歷史遺跡,恰恰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經濟欠發達地區。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這些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地方,也就成為了受益最大的地方,對擴大當地就業,增加財政稅收,擴大居民收入,都有著顯著的意義。
中央政府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特別提到要通過旅游的發展,推動中西部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生態環境改善。為此,中西部地區,尤其是那些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地區,應該緊緊抓住這個時代機遇,抓住中央政府對旅游業給予高度關注與重視的“政策節點”,通過出臺地方性政策,進行合理規劃,促進旅游業的長遠發展,把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看到了旅游業的發展前景,當然還要看到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弊端。目前國內多數地方的旅游行業,仍舊處于粗放型經濟的狀態,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景區景點,都仍舊以售賣門票作為旅游經濟的主要收入來源。這一方面導致近年來旅游門票水漲船高,引來的質疑與不滿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對門票經濟的過于依賴,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旅游經濟的發展。因為很多對門票價格敏感的游客,可能因為門票價格過高而只能放棄了外出旅游的打算。這也就預示著,國內的旅游業,應該盡快完成轉型升級,把旅游經濟從“門票經濟”中解脫出來,從整個旅游產業鏈中要效益。這不但是旅游業進入更高境界的體現,同時也是旅游業長遠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說得更加具體一些,就是需要地方政府和景區景點轉變觀念,革新思想,既著眼當下,更要放眼未來。通過降低甚至是取消景區景點的門票,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然后在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的同時,通過“吃住行、游購娛”來獲得旅游收入,發展旅游經濟。旅游業要著眼未來,當然就離不開環境的保護,離不開旅游秩序的規范和健康。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加強旅游市場監管,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欺客宰客、坐地漲價、強迫消費等旅游市場亂象。(苑廣闊)
(責任編輯 :史曉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