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村莊連片整合,高標準開發,環境優勢有效地轉化為產業優勢。在全省大力打造鄉村游的熱潮中,海南省文昌市東路鎮葫蘆村的旅游開發特色十足。
文昌市近年來以打造“美麗鄉村”為突破口,大力提升葫蘆村基礎建設。在“政府主導,企業促進,農民參與,市場運作”的思路下,葫蘆村探索高標準建設、高檔次管理,企業主導與農民深度參與的整套發展模式,促成了高水平的鄉村游大景區,堪稱鄉村游的“葫蘆村模式”。
高標建設:農家小旅館酒店化服務
“小村里跑起了馬車和電瓶車,農家旅館統一配備,你敢相信嗎?”?谑忻裰苄〗銓J村情有獨鐘,不僅因為這里景點多,而且因為這里的農家旅館安全、舒適。
周小姐的感受得益于文昌市委、市政府打造葫蘆村旅游項目時強調的“四高”原則:高品質定位、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檔次管理。為此,當地政府引進海南省著名企業龍泉集團公司,按照“農戶+合作社+公司”的模式打造旅游產品。
在葫蘆村,龍泉公司將閑置房屋打造成農家旅館,并統一配套了電視、空調、熱水器、衛生間;在客房運營管理上堅持做到“五統一”:由企業統一配備家具電器、統一辦理訂房退房、統一宣傳促銷、統一進行客房服務,解決了農家旅館存在的衛生不達標、服務不專業問題。
在龍泉鄉園這一個由龍泉公司出資規劃、村民參與服務管理的度假區,餐飲、客房、咖啡廳一應俱全,全部按專業水準打造。龍泉集團總裁邢益師告訴記者,目前度假區一房難求,必須提前預訂。在此基礎上,葫蘆村還配備了旅游服務中心,發展起了垂釣、親子娛樂、休閑果園、文昌雞博覽園等熱門項目,旅游配套非常豐富。
運作模式:農民拿房拿地入股分紅
咖啡廳、客房、農業、馬車、電瓶車等各項收入情況,每月都會貼在葫蘆村的宣傳欄上。
“今年正月,光靠住宿和餐飲,我們家就有8000元收入,平時每個月也有四五千元收入。”葫蘆生態觀光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戶邢益為高興地說。據了解,農戶以房屋入股與龍泉公司合作的旅館項目,能從營業額中抽取30%的提成,剩下的除去成本由合作社與公司五五分成,利潤按人頭分紅。也有農戶通過以田地入股、經營咖啡廳或馬車項目獲得不菲的分成。旅游項目還給村民們提供了100多個崗位,人均月工資有25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征地過程中,10個村民小組成立的經濟聯合社對坡地采取只租不賣、共同分紅的模式,既保住了老百姓的“命根子”,又讓農民長期受益。如龍泉公司租用土地60多畝建龍泉鄉園,租期為30年,每年繳納租金。村集體與公司約定從經營收入中留出一定比例資金,作為再發展基金和全村福利發展基金。
“在這套發展模式下,農民收入由單一的農產品收入擴展為分紅、資產、農產品和經營管理收入4塊,長期利益也有了保障。”東路鎮委書記伍振東說。
產業融合:十大觀光點串成旅游線
村村相連,景景相接。葫蘆村及其周邊村莊,不僅有著名的白鷺湖生態保護區、文昌老縣衙遺址、名人紀念亭等,還有聯合國野生水稻保護區、水芹種植基地、荔枝種植園、航天育種基地、海南永青現代農業園等農業觀光資源。
鄉村旅游與特色農業相互滲透發展。眼下,當地不僅把航天育種基地、現代農業園、水芹和荔枝基地等打造成了觀光項目,還發掘了荷花觀賞區、親子果菜園、農業科普園地等項目。
今年春節期間,當地政府整合這些豐富資源,打造出10大特色觀光景點,并通過旅游線路將之串連起來。
“很快我們會將其他村民小組納入旅游發展規劃!蔽牟形瘯浥岢擅舯硎,當前的旅游開發模式有力助推農村地區朝著城鄉統籌、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區及鄉村旅游3A景區的目標前進,達到了農民致富與鄉村旅游發展的雙贏。(記者 蘇慶明)
(責任編輯 :史曉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