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馬累9月14日專電(記者馮武勇 黃海敏)印度洋島國馬爾代夫由大約1190個島礁組成,馬爾代夫因此享有“散落在印度洋的珍珠項鏈”的美稱。
其中,當地人稱之為“蘭凱紛挪蘆”的島有一個更動聽的名字,它被外國游客稱為“天堂島”。
“天堂島”島主卡西姆是維拉集團主席,被稱為馬爾代夫首富。問起“天堂島”何以冠名,卡西姆不無得意地告訴記者,“天堂島”正是他本人命名的。理由是“這里離天堂最近”。
馬爾代夫旅游業的最大特色是“一島一酒店”。維拉集團在“天堂島”等5個島上擁有水療度假村。卡西姆像給自己孩子取名一樣,給這些島嶼取了令人無限遐想的島名——天堂島,太陽島,歡樂島,假日島,皇家島。
白沙,碧水,藍天,是馬爾代夫的印象三色,天堂島也不例外。從馬累國際機場出來,天堂島在直線距離大約9.6公里開外的洋面上。乘快艇劈波斬浪約20分鐘即可登島。
一上島,椰林婆娑,潮汐聲聲,海天一色,馬上給人以遠離塵囂、遁入仙界的出世感。天堂島長約931米,寬約200米,不到一小時即可繞島一周,但濃縮了熱帶海洋生態。珍珠白的細柔沙灘上,各種貝類和珊瑚的殘骸在灼熱的陽光下一閃一閃著晃眼。漫步沙灘上,時不時會有小蜥蜴探頭探腦地看著人,稍稍靠近,馬上驚慌遁走。信手掏掏白沙,說不定還能掏出白白胖胖的沙參。海水因深淺、地形、光照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象,從淺綠、翡翠綠到寶石藍,直至海天一色。潛水愛好者更可與色彩斑斕的珊瑚以及千姿百態、精靈古怪或憨態可掬的海洋生物零距離接觸。
黃昏時分,落日美景觸手可及。有時紅霞滿天,倒映海上,仿佛天堂在燃燒。
“水屋”是馬爾代夫各主要島礁度假村的標志之一,多建于環礁湖的淺灘上。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觀賞腳下的清澈淺灘和靈動邀游的熱帶魚。夜里則能枕著濤聲欣賞滿天星斗。
天堂島上大約建有40多座水屋,從空中俯瞰,兩排長長的水屋斜向伸往海面,與連接水屋的橋梁一起,仿佛是浮在海上的一支丘比特之箭。
氣候變暖,全球海平面上升,天堂島會成為消失的伊甸園嗎?卡西姆聽后哈哈大笑,覺得這是杞人憂天。他說,沒錯,海平面會上升,但是這些珊瑚礁們也在繼續“成長”。這是有“生命”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