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7日,護林人周紅林和古永強正在巡山。
那山
被稱為“熊貓愛情走廊”的鞍子河自然保護區(qū),今冬以來,已下了很多場雪。積雪凝冰,行走困難。而“守護人”每天都要上山巡護,最近的往返也要六七個小時。不僅如此,每次上山,都會別上一把柴刀,因為“巡護的地方都沒有路,走不通時就現(xiàn)場開路”。
那人
付強,是崇州市鞍子河自然保護區(qū)的一名工作人員,保護動物已有 6年。而周紅林和古永強都是1992年參加的工作,今年已經是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工作的第 23 個年頭。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稱謂——“熊貓愛情走廊”守護人。
那憂
在“ 守護人”日常工作中,最讓他們頭疼的,并不是環(huán)境的艱苦和任務的繁重,而是大量游客擅入自然保護區(qū)。對此,他們卻無可奈何,“我們沒有行政執(zhí)法權,不能阻止,只能勸說。”
【鞍子河自然保護區(qū)】
“熊貓愛情走廊”
鞍子河自然保護區(qū),是中國生物物種起源中心之一,面積超過10萬公頃,地處臥龍保護區(qū)和蜂桶寨保護區(qū)之間,并被稱為“熊貓愛情走廊”。這里除了大熊貓,還有金絲猴、云豹等7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成都的后花園”
鞍子河自然保護區(qū)毗鄰雞冠山森林公園,到成都直線距離只有70公里,當天就可往返,不少成都人視之為“成都的后花園”。大量游客的涌入和生物保護產生的沖突,成了保護區(qū)工作人員的最大難題。
2月7日,付強和幾名同事再次登上崇州雞冠山巡山,發(fā)現(xiàn)一群游客試圖進入鞍子河自然保護區(qū),一番勸阻無果,30多名游客闖進了“熊貓愛情走廊”。“這樣的事不是第一次發(fā)生,很多游客不以為然。他們不知道,熊貓活動的邊界因為人類的侵入,正在不斷向后退。”付強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
付強,是崇州市鞍子河自然保護區(qū)的一名工作人員,保護動物已有6年。上山監(jiān)測樣線、防止盜挖盜獵、監(jiān)控森林防火都是他的工作。對付強這些“熊貓愛情走廊”的守護人而言,風餐露宿、長途跋涉都習以為常,而讓他們難受的是,游人不理解這份工作對于自然保護區(qū)的重要性,不時惡語相向,有時還會發(fā)生沖突。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