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號下午舉行的合肥市旅游工作會議了解到,14年合肥旅游的“成績單”上,旅游總收入791億元,接待國內游客6534萬人次,并首登福布斯中國旅游業最發達城市榜。目前合肥市5億元以上的旅游大項目82個,建成三河古鎮、濱湖濕地公園等8家智慧景區,公開征集了合肥旅游形象標語和形象標識,完善新橋機場旅游咨詢中心,首次組織合肥經濟圈各市縣赴福州開展集體推介。
智慧旅游成績顯著
2014年合肥旅游總收入791億元,接待國內游客6534萬人次,并首登福布斯中國旅游業最發達城市榜。去年6月份,合肥市被確定為全省智慧旅游試點市。全市投入600多萬元,建成三河古鎮、濱湖濕地公園等8家智慧景區,實施游客流量智能監測、景區安全智能監控和游客無線網絡服務,實現客流量人工統計到智能監測。建成上線了合肥旅游信息一體化平臺,包括網上申報審批、游客在線投訴、旅游電子導游圖等15個子系統,實現了全市257家旅游企業的互聯互通。
重大項目建設多
目前合肥市5億元以上的旅游大項目82個,萬達文旅城全面開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公園;牛角大圩建成春季、秋季“花海”,“三大圩”成為合肥旅游新亮點;半湯郁金香高地、冶父山景區榮獲4A景區;湯池國軒溫泉宮營業;岱山湖獲全國水利風景區稱號,合肥高鐵南站也正在建設旅游咨詢中心。
15年合肥市將繼續推動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加快中廟姥山島景區綜合改造,建設綜合旅游碼頭,整治小漁村,建成環島路。半湯、湯池旅游度假區建設,實施半湯古巢國文化旅游區、湯池南山旅游綜合體等項目。按照5A景區高標準規劃建設三十崗國際旅游區,打造以三國文化、美食文化、養生文化于一體的重大旅游項目。推動肥西三汊河濕地、巢棲灣和廬江羅埠國家農民公園等鄉村旅游、生態旅游項目。
其次建設省級研學旅行基地,大力發展科普主題游、合肥工業游,至少打造1個省級研學旅行基地。
此外,合肥市旅游局表示,要夯實旅游項目基礎工作,積極推動旅游標準化建設,建設一批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并重點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咨詢中心、旅游驛站、旅游停車場及旅游指示標牌等,增設旅游觀光巴士。要以4A景區、五星級農家樂為重點,新建、改擴建一批旅游廁所,加快全省高速公路、國省道及城區通往4A以上景區(點)道路沿線的旅游交通標識標牌建設。
環巢湖旅游發展成工作重點
14年的環巢湖國際馬拉松賽成為了合肥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吸引了全國1萬多人參賽,并借此成功推廣了合肥的旅游業。沿線新增了巢湖帆船,遷移了環湖公路高壓鐵塔,提升了周邊綠化,還與市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了馬拉松賽攝影大賽和攝影展,印制了1.5萬份環湖旅游一張圖。
15年合肥市旅游局計劃建設環巢湖國家級休閑度假旅游區,策劃打造一批江淮民居浪漫旅游小鎮,并將加快實施蘇拐、唐拐旅游風情街建設,打造浪漫巢湖。
創建國家5A旅游景區
14年底,省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設區的市到2020年,至少建成1處5A級景區。目前三河古鎮順利通過國家旅游局組織的5A景區景觀價值評價,包公園也在積極整理包河文化,爭創5A級景區。下一步,合肥市將著力提升景區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重點加快景區內5個景點的提升改造,以新的景區面貌、精細化的管理水平和優質的公共服務設施迎接國家旅游局檢查。
鄉村生態旅游熱
去年在環巢湖建成包河大圩、肥東長臨社區、肥西縣木蘭村、廬江齊咀村、巢湖市河口張村5個鄉村旅游美食示范村。廬陽區東瞿美食村形成了60多家美食戶,形成了街區化。并積極推動森林生態旅游,成功舉辦了首屆合肥森林生態旅游節,組織了森林人家美食評選等活動。
15年將繼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建設鄉村旅游美食示范街,重點圍繞廚房和廁所標準化建設,繼續完善首批5個美食村,推進肥東羅家疃、肥西劉河社區、巢湖中廟鎮、廬江丁大村、包河圩西村等第二批美食村建設,推動積聚發展,形成旅游美食街。
旅游活動豐富多彩
15年合肥市公開征集合肥旅游形象標語和形象標識,開展了合肥旅游攝影大賽活動,且組織了第六屆合肥旅游迎春購物節、旅游黃金周活動,發展假日旅游和購物旅游。
今年合肥市旅游活動更是“遍地開花”。正在舉辦的第七屆旅游迎春年貨采購展覽會,設置“購物進合肥,旅游興合肥,文化知合肥”三大板塊,深受市民和游客歡迎。待辦的活動包括3月12日至4月15日在長豐舉辦合肥浪漫花海旅游節,二是擬在3、4月份舉辦“大湖名城、青春毅行-2015環巢湖金色踏春毅行大會”,5月6日-9日,舉辦合肥首屆國際旅游商品展,開展旅游商品設計大賽,其次還將舉辦第二屆環巢湖馬拉松賽,進一步推動合肥旅游宣傳。
抓好各項重點工作
15年,市旅游局還將重點抓好旅游協會改革、旅游宣傳等項工作、推進旅游文明創建,突出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春節臨近,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人合肥的市民都能度過一個安全有序、歡樂祥和的春節旅游黃金周。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