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旅游消費總額創歷史新高
旅游經濟量質齊升可期
本報記者 鄭 彬
日前,國家旅游局發布了上半年全國旅游監測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實際完成旅游投資3018億元,同比增長28%,比第三產業投資增速高16個百分點;國內旅游人數20.24億人次,同比增長9.9%;國內旅游消費1.65萬億元,同比增長14.5%,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4.1個百分點;出入境旅游總人數1.27億人次,同比增長9.8%,入境旅游人數超過出境旅游320萬人次。
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吳文學表示,在投資增長乏力、新的消費熱點不多、穩增長難度加大的情況下,旅游業呈現旅游投資和消費兩旺的良好態勢。旅游消費總額創歷史新高,旅游投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入境旅游繼續回升。
“發展旅游業已作為國家經濟發展、調整結構重要抓手。”北京交通大學旅游管理系教授石培華指出,在傳統產業產能過剩,汽車、住房等消費遇到瓶頸的背景之下,旅游成為資本投資的新領域,而且旅游供給短缺,結構性矛盾突出,進一步提升了旅游投資熱度。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旅游法》、《國民旅游休閑綱要》、《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的落實,特別是借助“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的發展契機,區域旅游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有效提升了社會資本對旅游業關注度。今年上半年,旅游行業既有大型旅游企業之間的并購重組,也有更多的小微型企業的創業者涌入,整個行業迸發出了令人驚嘆的活力。
國家旅游局“515戰略”的實施,增強了國民旅游消費信心和產業發展動力。石培華表示,國家在公路、鐵路、航空方面的大量投入,使人們出行更加便利;大量社會資本、民營企業快速轉向投入旅游業,不僅為資本自身找到新商機,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旅游產品,增加了旅游消費多樣化選擇;互聯網時代到來,助推了大眾化旅游消費快速發展。
此外,境外游客購物退稅、自貿區建設和雙邊自貿協議等政策為旅游消費回流發揮了積極作用。上半年,旅游景區接待人數同比增長8.7%,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2.4%,其中門票收入增長8.3%。星級飯店經營出現回暖趨勢,客房收入和平均房價增幅約1%。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價格與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將有助于推動旅游消費和產業投資進一步釋放。
同時,國家旅游局重點整治游客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諸如“廁所革命”、“旅游市場秩序整治”等,也為人們營造了一個可以預期的良好旅游消費環境。“我認為,下半年不僅是旅游經濟的量化指標可以高速增長,品質和安全指標的提升也同樣可期。”戴斌說。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