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許多老百姓來說,是一個遙遠又陌生的名詞,可是當你走進2015青海文化旅游節“薪火相傳 絲路文脈———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展”,你會驚喜地發現,非遺,原來就在我們身邊。
900平方米的展區內,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威遠酩餾酒,湟源陳醋,馬營豌豆手工粉條、五香陳醋等仿真作坊和制作流程的展示,讓觀眾不斷感嘆:“原來這些和我們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族黑牛毛帳篷制作技藝、藏族鎏鈷技藝、窩窩藥枕制作技藝、河南蒙古族牛羊毛手工編織技藝非遺項目首次亮相,情景式的展示讓觀眾忍不住想參與其中……
“這次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展主要展示的是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美術類、傳統技藝項目,其中傳統美術類項目包括熱貢藝術、德昂灑智書法、土族盤繡、湟中堆繡、河湟刺繡、吉吳唐卡、河湟剪紙等7項;傳統技藝類項目有加牙藏族織毯技藝、藏族傳統手工編結技藝、河南蒙古族牛羊毛手工編織技藝、拉加藏靴制作技藝、窩窩藥枕制作技藝、藏族黑陶燒制技藝、湟中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藏族鎏鈷技藝、河湟皮影制作技藝、湟中陳家灘木雕技藝、威遠酩餾酒釀造技藝、湟源陳醋釀造技藝、馬營‘五香陳醋’制作技藝、馬營‘傳統豌豆手工粉條’制作技藝、同仁刻版印刷技藝、玉樹藏刀鍛制技藝等17項!笔∥幕侣劤霭鎻d非遺處處長鄧福林如數家珍。
“體驗”、“創意”,為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整個展區采用場景再現模式,一進入展區就像進入了生活真實場景,61名傳承人和民間藝人現場進行技藝演示,與觀眾互動交流,讓每一名來過這里的觀眾都能直接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