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明確規定“旅游景區門票價格調整頻次不低于3年”,給景區調價設置時間年限。“禁漲令”實行以來,每隔3年,一些旅游景區就迫不及待地準備漲價。8年間,景區門票價格屢屢突破新高,許多景區門票動輒數百元。
2016年又到了景區門票“解禁年”。近日,北青報《生活時代》記者發現,很多景區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萌動,謀求門票再漲價。從今年下半年起,上海已有多家景區進行了調價,門票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上海歡樂谷7月1日起將全價門票從之前200元上漲至230元。
今年11月1日起,上海海洋水族館成人票也將從160元上漲至190元,兒童票從110元漲至125元。12月8日起,上海野生動物園成人票將從130元漲至160元,學生票從65元漲至80元。明年3月1日起,東方明珠電視塔門票也將上漲20元,“太空艙+上球體+下球體+陳列館”聯票從220元調至240元,“上球體+下球體+陳列館”聯票從160元調至180元。
而景區漲價也各有原因,東方明珠景區在公告中解釋為,是由于“將在下球體78米層面新建多維沉浸式環幕影院項目,全新展現‘未來上海’主題。”上海野生動物園則表示,全國15家人造5A級景區平均票價為204.6元,調價是在綜合考慮運營成本大幅增加超過50%的因素。
到期就漲價,就是這么任性
今年5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 《中國5A級景區門票價格分析與國際比較(2015)》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186家5A級景區的門票平均價格已達112元。
此番漲價也并非上海一地。調查發現,湖北、浙江、廣西、福建等省的多家景區均已邁開漲價步伐,漲價原因無外乎成本壓力、新建項目等。但從部分公布門票業務的上市公司數據看,類似杭州宋城、峨眉山等景區毛利率都達40%以上,相當可觀。此外,之前莫高窟將新建項目門票直接打包進整個景區門票的做法,讓消費者毫無選擇余地,頗受詬病,最終取締。
豐厚的門票收入去了哪里?曾有統計顯示,部分景區門票收入用于景區保護管理和必要的環境補償部分的占比還不到40%,一些企業、政府抽成,甚至宣傳費用都成為門票要負擔的內容之一。
再加上國內景區收入來源單一,過分依賴“門票經濟”,旅游業專家表示,這使得國內一些景區動輒上百元,遠遠高于國際一般門票價格占人均收入不超過1%的比例。“景區漲價只要合理合法,完全可以,公共資源的景點也可以漲價,但關鍵是信息要透明。”專家表示,“景區成本、門票用途都應該公布,同時要有獨立第三方審計。只要能做到透明,消費者不會不理解。”
你喊你的 我漲我的
一直以來,高門票價格是制約我國旅游經濟發展升級的重要“瓶頸”之一。雖然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明確規定“旅游景區門票價格調整頻次不低于3年”,給景區調價設置時間年限。但是,抑制景區漲價沖動喊了多少年,但是“你喊你的”,景區票價仍是“我漲我的”;或者三年不漲,三年后就報復性猛漲,導致景區票價越來越高,游客更吃不消。
客觀來講,一些景區受經濟快速發展、企業收回投資壓力大等因素影響,或出于擴建改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質量的考慮,提高門票價格,本無可厚非。而公眾對景區門票漲價的質疑集中在“漲得不明不白”。
查閱近些年一些漲價景區的聽證會相關公告和記錄發現,不少景區未能公開其成本和漲價理由;有的聽證會公告中,參與人對門票價格上漲的意見“零涉及”。
國內景區大多依賴自然稟賦或歷史遺存,為公共資源型景區,具有公共屬性。然而,很多被地方政府以“管委會”的方式直接管理,對景區票價擁有主導權,想漲就漲、競相漲價,客觀上有違公益本質。
旅游業是無污染的服務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更大拉動作用前景可期。國務院辦公廳最近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部署改革創新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工作,明確提出要深化景區門票價格改革,調整完善價格機制,規范價格行為,對此地方要執行到位,切實管住漲價之風。
面對當前一些景區的漲價沖動,監管部門和地方應切實擔起責任。一方面,應引入完善的監督審核機制,對不合理收費和漲價嚴格規范,力求做到理由充分、程序透明、公平公正、公眾信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轉變思維,變“小旅游”為“大旅游”,破除對“門票經濟”的依賴,形成旅游產業鏈條傳導效應,科學發揮旅游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本版文/賈穎慧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