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一直是三沙各方面工作中的重要詞匯。圖為三沙海事局的執法人員與游客一起清理全富島海灘上的垃圾。 本報記者 宋國強 攝 ■ 本報記者 易建陽 通訊員 宋起來
清透蔚藍的天空,潔凈碧透的海水,還有那五彩斑斕的珊瑚礁……三沙的迷人風光總是那般令人神往。
大自然賜予的美好并不一定永恒不變,這里的島礁生態環境亦十分脆弱,如果一味索取不加以保護,將會給這里的海洋生態造成不可彌補的破壞。本報記者近期在三沙永興島及相關島礁走訪調查,發現三沙市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為了讓三沙的美麗得以延續,三沙人正不懈努力著。
注重數據監測
為環保決策提供依據
“擁有最優良生態的三沙,才是我們最美麗的家園。這就是為什么三沙自成立伊始第一個項目、第一號文件,都與生態相關。”三沙市國土資源與環境保護局負責人史國寧說。植樹造林、增殖放流,島礁修復……一個個生態項目在三沙火熱展開。
9月3日,本報記者在三沙市氣象局西沙地面氣象觀測站走訪時,看到這里除了監測基本氣象信息外,還特別安裝一臺氣溶膠監測儀,實時監測大氣中PM2.5、PM10等有關空氣數據。“正常情況下,三沙永興島的PM2.5含量在1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屬于非常低的范圍內。”三沙市氣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監測到的氣象信息會實時傳輸到有關部門,為決策者提供依據。
永興島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西沙科學綜合實驗站一直致力于三沙珊瑚礁的保護。經過監測發現,三沙部分區域珊瑚資源在退化,這讓實驗站相關負責人陳償憂心忡忡。
據介紹,為了加強對島礁的生態環境保護,三沙市計劃在北礁、浪花礁等島礁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與海洋環境監測站,進一步彌補海上執法力量薄弱的缺陷。史國寧說,有了監測站,不僅可以維護主權,收集有關數據,還能打擊某些漁民破壞海洋生態的違法行為。
推進環境綜治
呵護那片美麗家園
近些天,永興島上的漁民村擺放了不少垃圾桶,每戶漁民的門前還懸掛著一塊“門前三包責任書”的牌子。
“在永興島全面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是我們近段時間的一項重點工作。”三沙市永興事務管理局負責人陳儒豐告訴記者,根據永興島的實際衛生狀況,他們制定了《永興島環境整治方案》。近段時間,駐島的機關干部、部隊官兵、漁民等都行動起來,清理衛生死角。
“以前我們的垃圾都是隨便丟,這次市政府組織大掃除,把以前漁民丟棄的垃圾全部清理出來,運到垃圾站集中處理。”漁民鄭有柏笑著說,垃圾全部清走后,房前屋后變得干凈多了,連蚊蟲都少了。
綠化、美化、亮化宣德路,也是永興島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成果。宣德路是從永興碼頭進入北京路的主要通道,全長800多米。
“宣德路環境衛生搞不好,綠化、美化、亮化工作做不好,將會損害三沙市的形象。”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杰表示。
經過整治后的宣德路,原本臟亂差的面貌大為改觀,并成為三沙的精品工程新形象。目前,宣德路已初步實現了園林式改造。同時,三沙市還將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管理,讓宣德路成為三沙一張靚麗的名片。
強化執法檢查
打擊破壞生態違法行為
“經過近些年來的宣傳和執法打擊,西沙群島附近海域已少見有捕殺海龜和海鳥的違法行為。”三沙市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吳清智告訴記者。盡管如此,三沙監督執法的力度卻絲毫沒有削減。
綠海龜是國際二級保護動物,漁民們都知道,在西沙群島一帶捕殺海龜后果非常嚴重,不僅要被拘留、罰款,還會被禁止在西沙海域從事捕撈。
“每年5月到10月份,是海龜上岸產蛋的時間,我們加強對七連嶼等島礁的巡航。有少數不法分子深夜偷挖海龜蛋,我們的執法力量還相對薄弱。”吳清智說,他們準備與七連嶼工委聯動,開展海龜專項保護。
3年來,三沙分別在西沙海域和中沙海域開展6次增殖放流活動,放流海龜1368只、東風螺275萬粒、石斑魚2.1萬尾,有力地保護了永興島海域海洋生物多樣性。近期,三沙市政府專門成立由6位專家組成的生態環保專家委員會,研究實施如何進一步加強生態環保工作。
那片蔚藍,被呵護三沙的忠誠衛士堅定地守護。(本報永興島9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