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湘贛邊區10縣市共建生態旅游區 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綠心”
湘贛邊區域開放合作交流會10縣(市)29日達成共識,以“融入長江中游城市群,共建生態旅游休閑區”為主題,促進湘贛邊區域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綠心”。
湘贛邊區域開放合作交流會2015年第二次主題聯席會29日在江西省修水縣召開,來自湘贛邊區的江西井岡山市、永新縣、蓮花縣、上栗縣、萬載縣、銅鼓縣、修水縣與湖南的醴陵市、瀏陽市、平江縣等10縣(市)共同商討推進湘贛邊區域生態旅游發展良策。
中共修水縣委書記孫朝輝在聯席會上表示,區域合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和必然要求,各兄弟縣(市)齊聚修水,將使湘贛邊旅游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旅游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旅游區域領域進一步拓展,提升湘贛邊區域整體競爭力。
會議提出,為加快旅游產業的合作步伐,形成發展合力,湘贛邊區域各縣市將共同推進修水至銅鼓旅游公路等23個旅游產業項目;推動旅游產業開發向集約型轉變,加強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注重文化傳承創新;著力加強邊區旅游產業的規劃協作、旅游項目的推進配合,加強旅游信息共享和推廣服務,共同爭取將旅游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納入湘贛兩省“十三五”旅游發展規劃,形成湘贛邊旅游產業發展的整體競爭力,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會議認為,湘贛邊區加快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機遇和區位后發優勢。湘贛兩省同屬于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兩大戰略區域,具有國家發展政策的疊加優勢。2015年4月國家發布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了“構建以幕阜山和羅霄山為主體”的城市群生態屏障,建設城市群“綠心”。
旅游業界相關人士認為,該地區紅色資源、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等優勢資源眾多,各具特色。湘贛邊區地處長株潭城市群和環鄱陽湖城市群的中心位置,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后花園。發展以周邊城市群人口為主要目標消費群體的生態休閑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后發優勢和天然的資源優勢。
據了解,2014年,首屆湘贛邊區域開放合作交流會上,湘贛邊區10縣市區就簽訂了《旅游發展戰略框架協議》,形成了共同推動湘贛邊旅游產業發展的共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