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今天已經是國慶黃金周的第三天!芭笥讶Ρ本皡^攝影大賽正在火熱進行當中。不過,鑒于往年的經驗,也有不少人選擇呆在家里休息,不再扎到人堆兒里來湊熱鬧。
的確,往年的黃金周,“看風景”最后總是以“看人”而尷尬告終。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今年的國慶長假,國內故宮、九寨溝等16個知名景區首次按照最大承載量實施了限流。 這次限流,除了5A景區以外,部分地方的A級景區也加入限流大軍。而數據顯示,1號當天,全國景區接待游客數量平穩,多個景點客流量有明顯下降。
景區限流的好處是非常多的,比如,保障出游安全、保護景區景區環境、提高出游質量等等。國外熱門景點是不是也限流?旅居法國的萬凌虹女士說,法國的景點人們也是會限流的。不過,不是通過控制售票總數限流,而是在景點入口處限流。也就是會根據承載壓力的具體情況,一撥人出來了,另一撥人再進去。
萬凌虹介紹,不僅放假期間,即時是平常,景區也會限制進入旅游人數景點的人,你超過這個人數,剩下的顧客就必須等有一批客人出來之后再進去。這種限流都是在入口處限制人數,而不是購票環節,因為法國的景區門票和國內的當天有效不同,購買之后哪天來都是可以的。
除了在入口處限流之外,一些著名景點還會對人流進一步實施更為細致的分流。 萬凌虹舉例說,像比較著名的盧浮宮,從很早以前就開始進行人流限流,它有幾個入口,可以讓游客從不同的入口進來,希望游客分開走不同的方向。后來盧浮宮的管理人員發現,第一次來盧浮宮的游客,百分六七十的人第一時間都會去找蒙娜麗莎的畫像看,因此他們后來又把人群進行分化,第一時間引導人們去看蒙娜麗莎,看完蒙娜麗莎就讓他們分開。限流實際上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游客的舒適度,還有一個是保護文物的措施。
全球華語廣播網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透露,夏季的俄羅斯圣彼得堡是全球旅客蜂擁而至的地方。雖然俄羅斯建筑常以恢宏廣闊著稱,但有些熱門的景點常常人滿為患,不少景區遠遠超出了承載的最大負荷,不僅造成景區資源的破壞,也讓游客在擁擠的人群面前望而卻步。為了確保游客觀賞的質量又能夠對旅游資源進行可持續開發和利用,俄羅斯景點大多采取限時段售票和網上預約模式。今年最讓游客發指的當數1990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圣彼得堡葉卡捷琳娜宮,葉卡捷琳娜宮又稱皇村,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修建的,該景點的參觀人數曾經每天都會超出最大承載量,最終景區實行每人購票數量僅限4張,這就導致很多前往的游客同時到達景區后,一時間無票可買,導游們只能從黃牛手中高價買票,甚至一度出現黃牛產業鏈。按照官方的理想規劃是,游客現場買到的門票上,進宮殿時間,一般顯示兩個小時以后,因為該景區分為花園和宮殿兩部分,花園中無不彌漫著花草的芳香,是典型的巴羅克皇家園林建筑,而宮殿內,有一座通體有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極端奢華的琥珀宮,曾在18至20世紀間,一度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游客可以在兩個小時內先游覽花園部分,再去欣賞琥珀宮,可是大部分人花了幾個小時排隊以后,景區已經快下班了,花園既沒有時間欣賞,宮殿參觀也很倉促,只能草草完成旅程。俄羅斯旅游局和各景區也建議游客,盡量提前預定門票,一般高級賓館都有相關訂票服務,網上訂票也非常方便,但是針對中國游客,應對網站的俄語界面和俄羅斯支付系統都是不小的挑戰。
《全球華語廣播網》德國觀察員薛成俊介紹,德國一般不會通過門票限售來控制游客的數量,一方面德國的景區、景點類似于中國的徐州,除了個別景點基本上都是免費對外開放的。無論是本地民眾還是外地游客,都無須購買門票,走的是高端旅游路線,依靠住宿、餐飲、消費等等來支撐發展旅游經濟,而不是簡單的依靠門票來創收,相反由于沒有門票反而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帶動當地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另一方面,德國實行嚴格的公休假制度,每個勞動者每年享有30天左右的帶薪假,時間可以自由選擇,可以一次休完,也可以分為多次休,除了學生寒暑假以及圣誕節、復活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很少會出現全國性人流大規模集中的情景。德國人雖然非常喜歡旅游度假,但是通常不太喜歡扎堆,旅游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旅游地點也遍布世界各地,近幾年來,隨著亞洲游客的不斷增多,很多德國景點明顯熱鬧起來,經常會出現排隊參觀的情況,不過不會因為人多而對游客進行數量限制,相反都是想盡辦法爭取更多的游客,為了吸引中國游客,一些德國景區所在的城市的商家,甚至還打出了中國黃金周大酬賓的招牌。
(責任編輯 :傅云鵬)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