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共海灘私人定制留下“公平傷疤”
近日,海南省要求三亞市亞龍灣部分侵占公共海灘的酒店整改,還海灘于民。多年來,海南一些星級酒店、度假山莊肆意圈占海灘,“以店霸灘”的現象屢禁不止,使政府海灘統一規劃無從著手。群眾望“灘”興嘆,批評聲不絕于耳。發展好旅游經濟,海南應在整治黑導攬客、高價載客等頑疾的同時,盡快整治圈占公共海灘的亂象,把優質旅游資源還給公眾。
對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熱帶島嶼海南來說,優質的海灘資源是吸引國內外游客的黃金優勢。因此,一些星級酒店、度假山莊紛紛將公共海灘變成自家的“俱樂部”,他們插標“圈海”,把公共屬性的海灘當作招攬游客的法寶。文昌、三亞、萬寧等地均出現公共海灘被隨意“切割”“閑人禁入”的現象。這背后,是一些商家對相關法規長期漠視,更藏著一把把割斷社會公平之繩的“特權利刃”。
公共海灘被“私人定制”是長期存在的“老大難”問題,說到底是監管部門沒有當好“看門人”,對于圈占“公共海灘”的違法行為,沒有及時制止和懲處。即使一些專項整治,也往往是雨過地皮濕,使各種“圈占”“切割”海灘的行為肆無忌憚。
公眾望“灘”興嘆,相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積極整改。近期,海南在治理旅游市場頑疾方面接連出重拳、下狠手,這值得肯定。然而,擦亮海南“旅游名片”,還需進一步優化公共旅游環境,還“灘”于民。政府部門應制定實施細則,讓公共海灘管理有法可依,并加大監管、執法、問責的力度,形成多部門聯動的長效機制。同時,完善群眾監督舉報渠道,讓群眾廣泛參與,共同維護公共海灘的公益性和社會公平。
摘編自新華社2月23日電文/傅勇濤
(責任編輯 :歐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