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下午,四川廣元游船翻船事故沉船打撈工作已準備完畢,發電機、水下機器人等已到位,打撈現場臨時平臺也搭建完成,如果今晚天氣許可,將連夜對沉船進行打撈。圖為打撈駁船抵達打撈水域。 劉忠俊 攝
視頻:廣元游船翻沉事故救援進行中:已致2人罹難13人失蹤 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社廣元6月6日電 (記者 胡敏)6日,四川廣元“雙龍”號沉船事故救援進入第三天。上海、重慶等地的救援力量馳援廣元,搜救不停、希望不滅,等待打撈“雙龍”號。
兩日前,一艘名為“雙龍號”的游船在廣元市利州區白龍湖景區里,突遇強烈陣風發生翻覆沉沒,在18名乘客(含船主及家人)中,有14人下落不明。
6日一早,沉船事發地白龍湖兩岸山腰的云霧隨機器轟鳴與嘈雜人聲而散去,救援人員通宵作業后,進入新的一天。三日來,57平方公里的湖面,牽動著各方。
“這臺是水上救援用的發電機,還有電纜和卷揚機。”在白龍湖救援現場,廣元市海事局工作人員王強說,當日凌晨三點,第一批救援設備從四川綿陽、重慶等地抵達廣元白龍湖鹽井溪碼頭。
在鹽井溪碼頭,救援人員對第一批設備進行逐一調試,為了保障水下作業,乙炔、氧氣等物資也陸續運抵白龍湖。
而在“雙龍”號沉船地,救援人員則加緊搜救。11點45分,救援人員在水下發現了第一具失蹤人員的遺體,30分鐘后救援人員將遺體打撈上岸。
5日上午,救援隊采用強磁和水下圖傳系統,發現失事船體的欄桿、甲板和防掛輪胎,從而確認了沉船的位置,第一具打撈上岸的遺體就在沉船附近。
“確定沉船地點后,救援指揮部研究制定了兩套打撈方案,一是采取破倉撈人再撈船的方式實施打撈。二是為防止破倉遺體漂移或不上浮,采取整體打撈方式。”廣元市利州區副區長陽定兵在新聞通氣會上說,兩套方案都需要水下機器人的協助。
據了解,此次救援點水深最淺65米,最深85米,水下地形是一個斜坡并有石頭。由于環境限制,且無法提供所需氣體,蛙人下潛安全深度一般不超過50米,最深不超過75米,水下最深位置已超過安全下潛深度,為保障救援人員生命安全,需要水下機器人下水協助救援。
6日下午,一場伴隨大風的陣雨落在了白龍湖,所有的搜救人員靠岸,他們等待雨停、也等待水下機器人的到來。15時40分陣雨未停,水下機器人則運抵了救援現場。而稍早前,交通部救撈局的六名專家也從各地分批次來到了白龍湖救援現場,并對沉船地點進行了查看。
20時30分,從杭州趕來的機器人操控師抵達救援現場,隨后攜帶先前運抵的水下機器人登船前往事發地。
廣元市氣象臺在21時發布的氣象信息顯示,6日21時至23時白龍湖庫區陰天有分散陣雨。抓住有利的天氣情況,救援人員們正在安裝水下機器人,做好沉船打撈的準備。(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