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陳溯)連日來,多股冷空氣“侵襲”中國,北方多地進入“速凍”模式,今年中國的冬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了些。氣象專家預計,今年冬天中國有很大概率迎來“冷冬”,南方需警惕雨雪冰凍災害,與此同時,霧霾也有望在今年冬天有所減輕。
今年冬天為什么來的格外早?“冷冬”一說又從何而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特別顧問丁一匯表示,中國今年冷冬概率高是受拉尼娜的影響。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溫度比常年偏冷的現象。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赤道中東太平洋已于8月進入拉尼娜狀態。9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距平指數為-0.61℃,較8月下降了0.08℃。一般來講,每到拉尼娜年份,中國的冬季都是偏冷的。
“今年冬天北方可能較常年更冷,特別是前冬(12月份);南方和長江中游會相對暖和一些。到了1、2月份,氣溫可能會比前冬更冷一些。”丁一匯表示。
2008年初,中國南方的雨雪冰凍災害正是受拉尼娜影響,因此有不少民眾擔憂今年的雨雪冰凍或將再度出現。丁一匯認為,這一擔心不無道理,可以預見,拉尼娜帶來的冬季偏冷將給中國的生態系統帶來一定影響。
丁一匯表示,首先是電力和交通領域,冬季氣溫偏低的話,取暖會消耗更多的能源;其次,對交通也有影響,2008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正值春運時期,對交通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同時,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生態系統已經習慣了暖環境,突然變冷對他們也有一定影響。
冬季偏冷狀態下,氣象專家指出,中國今冬的霧霾或將減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鄭飛表示,在拉尼娜背景下,冬季出現冷冬的概率超過80%,在偏冷的大形勢下,冷空氣更加頻繁一些,北風來得也更多一些。北風較多的情況下,不利于空氣污染物的堆積,從大氣擴散條件來說,霧霾可能會少一些。(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