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將近尾聲,江門又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12月9日,中國溫泉度假村及酒店運營商、旅游物業開發商——江門古兜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兜控股”)正式登陸港交所創業板。此次上市成功也標志著,古兜控股成為中國溫泉概念第一股、廣東民營旅游企業第一股。
事實上,自今年年初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創建單位以來,江門旅游的喜訊就頻頻傳來,首先是開平市、臺山市被確定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緊接著投資60億元的赤坎古鎮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后來江門市政府又與廣東省旅游局簽訂了“共建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框架協議”,今年10月全球頂級度假村運營商“地中海俱樂部”落戶江門泉林黃金小鎮。回顧這一年,江門旅游業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在創建“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上大膽探索、另辟蹊徑。
12月9日,中國共產黨江門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閉幕。會議提出,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建設環圭峰山國家旅游產業集聚區和臺開恩世遺文化旅游區,打響碉樓、海島、溫泉、生態四大旅游品牌,創建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
毋庸置疑,“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已成為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詞。借此契機,江門市旅游局局長鄺積康接受了本報專訪,詳細解讀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設的“江門模式”。
□郭光明
特色資源
一個城市將有3個世界遺產
問:作為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創建單位,江門旅游的“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鄺積康:江門地處珠三角腹地,旅游產業發展的思路是“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最近上市的古兜控股就是最好的體現。
江門旅游資源類型豐富,而且品級較高、互補性強,資源稟賦評分位居廣東省第二位,已形成了碉樓、溫泉、海島、生態四大旅游品牌。說到特色旅游資源,不得不提江門現有的兩個世界級品牌,一個是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另一個是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
到2018年,江門的世界遺產有望達到3個。今年8月初,國家文物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快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的通知》,江門市方濟各·沙勿略墓園——大洲灣遺址入選我國2018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推薦項目“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簡稱“海絲”)聯合申遺點名單。
一個城市擁有3個世界遺產,這在國內將是罕有的。這些都與江門“僑文化”有關。江門是中國僑都、中國第一僑鄉,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逾400萬,遍布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在江門本土,僑文化非常濃郁。開平碉樓與村落就是華僑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江門最為核心的旅游資源。碉樓是華僑返鄉建設的融合中西建筑美學的特色民居,在江門五邑大地星羅棋布,僅開平就有1833座,被譽為“震撼世界的建筑藝術長廊”、“世界上最美麗的村落”。除了規模龐大的碉樓之外,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赤坎古鎮、風貌街、僑批等珍貴的文化符號,都讓僑文化變得更加的豐富而有內涵。2015年年底,開平碉樓文化旅游區高分通過國家5A級旅游景區景觀質量評審,列入創建預備名單。
除此之外,江門還有很多特色資源,比如國內領先的溫泉度假產業,世界一流的濱海沙灘等等,江門有全國唯一的地熱國家地質公園,有8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處國家森林公園,有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特色布局建設東、西兩大旅游功能區問:正因為全市分布著如此豐
富的旅游資源及基礎,今年江門的開平市與臺山市同時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全域旅游與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創建將怎樣結合?
鄺積康:現在各地都在發展全域旅游,江門只有發展有特色的全域旅游,才有競爭力和生命力,所以要堅持不懈地推進創建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工作。
圍繞特色旅游目的地展開,江門將對區域旅游發展格局進行重新布局。未來,江門將形成兩大旅游功能區,即西部三市構建臺開恩世遺文化旅游度假區,東部三區一市構建環圭峰山旅游產業集聚區。東西聯動,全市打造“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
其中,西部的臺山、開平、恩平三市共同建設“臺開恩世遺文化旅游度假區”,這個區域內的開平碉樓、恩平溫泉、臺山海島都是世界級品牌,未來將以“世遺雙絕”(碉樓和川島)為核心吸引物,重點打造赤坎古鎮、濱海小鎮和航空小鎮等項目。東部新會、蓬江、江海、鶴山三區一市,通過梳理圭峰山與周邊區域的山脈、水脈、人脈的內在聯系,把圭峰山打造為“嶺南心學第一山”,并沿江門大道從北到南依次布局山地度假精品酒店群、研學旅游基地、大型主題樂園、陳皮產業基地、游艇產業基地、崖門古兜小鎮等項目,創建國家旅游產業集聚(實驗)區。
通過資源的整合與產品升級,東西部協同發展,東部為前廳,西部為后院,合力塑造“中國僑都”這一總品牌。
特色路徑
推動產城融合、產業融合
問:剛剛閉幕的江門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江門要創建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創建工作如何與江門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鄺積康:“產業融合”和“產城融合”一直是江門旅游發展的重要方針。旅游業、農業農村、新型城鎮化已經成為江門推進供給側改革,優化產業結構,拉動經濟發展的重大產業平臺。據統計,今年1-10月,江門全市旅游總收入340.15億元,同比增長22.85%;接待游客3875.37萬人次,同比增長
14.76%。
對江門來講,旅游業既是發動機也是變壓器。2015年7月出臺的《江門市加快建設旅游強市工作綱要(2015-2020年)》就提出“全域旅游,產業融合”,樹立全域旅游理念,按“全景化體驗、全時化消費、全業化融合、全民化共享”的全域旅游“四全”模式,加大旅游與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的密切協同;加大旅游與工業、農業、商業、文化、科教、衛生等相關產業的融合力度;通過旅游產業與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各產業的增速擴效。特色項目
夯實產業根基,釋放新動能
問:江門建設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有了完整構架與清晰思路,如何把目的地形象做得更加豐滿?
鄺積康:企業是產業發展的基石。近些年,赤坎古鎮、航空小鎮等一批投資數十億以上的旅游項目紛紛落戶江門,為江門旅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中信產業基金投資60億元的赤坎古鎮項目落戶江門。2015年,江門又與中化巖土公司簽訂通航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恩平航空小鎮。同時,地中海俱樂部、萬豪、希爾頓、盧浮宮等國際品牌陸續入駐江門;臺山頤和溫泉城、恩平泉林黃金小鎮、恒大溫泉旅游城等重大項目相繼建成并營業;僑都潮人徑、新會陳皮村、臺山那琴半島海洋地質公園、色色環球影城等一批特色精品項目不斷涌現。
在產業建設上,江門重點建設五大龍頭項目,做實六個“20”項目。五大龍頭項目為開平市赤坎古鎮項目、臺山市濱海旅游項目、恩平市航空小鎮項目、蓬江區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和新會區美麗湖灣項目。六個“20”項目,即打造20個特色旅游產業強鎮、創建20個3A級以上景區、建設20家品牌度假酒店、培育20家重點旅行社、引進或培育20家旅游創新企業、培養20名本土旅游創新領軍人才。
目前,赤坎古鎮項目加緊推進。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接待游客超700萬人次,大大提升臺開恩區域旅游競爭力。隨著一個個帶動效應強、綜合效應好的大型旅游項目落成,江門作為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也將越來越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