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海牧歌郭曉靜攝
□白彩玲
優質旅游資源富集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武威市下轄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是藏族在甘肅省的集中聚居區。近日,國家旅游局發布了《四省藏區旅游業協同發展規劃(2016-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具有世界級旅游品牌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被國家旅游局納入《規劃》!兑巹潯诽岢觯瑢⒅С指拭C省藏區4家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培育建設7個旅游特色小鎮,規劃建設4個藏區民航機場,2條跨區域骨干高速公路,促進甘肅省藏區景區發展。
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發揮景區“先天優勢”
據了解,《規劃》提出,要提升改造一批重點旅游景區,在支持創建的22家5A級旅游景區名單中包括甘肅藏區的拉卜楞寺—?撇菰皡^、冶力關景區、天下黃河第一灣景區和扎尕那景區。
坐擁蓮花、冶木峽、冶海湖、赤壁幽谷、巨型臥佛景觀的冶力關景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集險、奇、幽、秀于一體的冶力關每年吸引著八方游客。生態旅游是冶力關景區的特色,被美國《視野》、《探險》雜志評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先天的資源優勢讓冶力關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充滿信心。
據了解,2016年,冶力關景區共接待游客76.8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10.4%和11.9%。
“冶力關景區旅游資源富集,在景區方圓300公里內就有冶力關國家森林公園、高山湖泊天池冶海等旅游勝地,涵蓋喀斯特地貌的赤壁幽谷、極具特色的天下第一陰陽石等景點,文化底蘊深厚,被稱為草原深處的江淮人家!币绷﹃P風景管理局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14年甘肅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全省范圍內全力打造大景區以及2016年5月冶力關景區被列為全省重點打造的18個大景區之一等政策的出臺,為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從基礎設施建設著手,以5A級旅游景區建設標準進行規劃設計,繼續做好景區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建設,發揮冶力關景區在甘南州全域旅游建設中的核心作用。
甘南州州委副書記、州長趙凌云在調研冶力關大景區建設時強調,要深度挖掘和整理冶力關的生態文化、民俗文化、邊塞文化、宗教文化和歷史文化,給每一座山、每一處景、每一條河都賦予生命;要深入持久地打好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攻堅戰,把環境革命的觸角延伸進每一戶家庭;要促進旅游業與精準扶貧、脫貧相結合,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
構架特色旅游線,讓“后天培養”成為景區新動能
抗戰時期著名的臘子口戰役發生地就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曾留下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翻雪山、過草地的長征史料,保留下許多彌足珍貴的革命遺址和文物。近年來,依托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和生態優勢,臘子口戰役遺址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并列入全國30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
《規劃》提出,要構架特色旅游線,“重走長征路”。其中重走紅一方面軍長征路主題游線終點為迭部縣(臘子口戰役、俄界會議);重走紅二、紅六軍團、二方面軍長征路主題游線從甘孜出發,終點為迭部縣(臘子口戰役、俄界會議);重走紅四方面軍長征路主題游線途經迭部縣(臘子口戰役、俄界會議),終點為迭部縣(臘子口戰役、俄界會議)—臨潭縣(洮州會議)。
臘子口風景區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重走長征路”可以讓更多的游客了解迭部的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作為景區管理人員,我們更要結合迭部的少數民族原生態特色、原始森林綠色景觀和臘子口戰役舊址,加大招商引資融資力度吸引資金雄厚、管理理念先進的企事業到臘子口投資開發,并引導群眾開辦農(林、牧)家樂,加工山野菜、藏香豬等綠色無公害食品,培養本地土特產業,讓來到迭部的游客都能夠游有所樂、食有所享。
建設特色小鎮,提升景區文化內涵,讓旅游成為富民產業
《規劃》提出,要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緊密結合,建設一批旅游特色小鎮。包括甘肅藏區的夏河縣拉卜楞寺民族風情小鎮、碌曲縣郎木寺鎮、臨潭縣冶力關鎮、瑪曲縣阿萬倉鄉、迭部縣臘子口鄉、卓尼縣木耳鎮、天祝縣天堂鎮。
其中,具有旅游特色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拉卜楞寺民族風情小鎮總面積174.65平方公里,總人口1.85萬人,全鎮有6座寺廟。拉卜楞鎮西隅坐靠世界聞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年均游客量約120萬人次。藏文化濃郁的拉卜楞鎮加之藏族文化特色鮮明的唐卡藝術成為藏區景區發展的一筆財富。
據了解,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是刺繡或繪畫在布、綢或紙上的彩色卷軸畫。夏河縣現有12家唐卡公司,唐卡藝術帶頭人11人,唐卡畫師100多人,從業人員500多人,年生產唐卡作品達1000余幅,已經成為藏區民族文化的代表品牌。特別是近幾年,預約唐卡的國內外客商絡繹不絕,訂單越來越多,唐卡收藏熱使市場需求更加旺盛,這為藏區民族手工業和旅游景區的發展帶來更多商機,同時也讓民族風情小鎮成為帶動藏文化和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載體。
同樣賦有民族旅游特色的天堂鎮位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總面積301.1平方公里,全鎮轄13個行政村,2800戶約1萬人。作為一個以藏族、土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鄉鎮,把發展旅游與農民致富結合起來成為天堂鎮的一大亮點,也成為該鎮多措并舉發展旅游的生財之道。
天堂鎮以“旅游產業興鎮、特色產業富民、民族和諧共建”為發展思路,重點發展鄉村旅游,修建了集住宿、餐飲、休閑為一體的“農家樂”53戶,從業人員150多人,形成了“吃在農家、住在農家、娛在農家”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并通過興辦農家園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據了解,2016年,全鎮游客接待量達到6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8000萬元。
天堂鎮天堂社區居委會主任汪全海介紹說,“《規劃》有利于促進天堂鎮落實旅游扶貧,利于轉變當地藏區人民的發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我們通過繼續打造藏傳佛教文化、本康丹霞地貌、峽谷景觀、民俗風情四大旅游品牌提升天堂鎮的旅游品位!
打造“一環、兩圈、十帶”,走特色化的景區發展之路
為讓游客感受到地區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與退耕還林草、植樹綠化、景點開發等緊密結合的甘南萬畝油菜花成為一條吸引游客的獨特風景線。
《規劃》提出,要構筑甘肅藏區碌曲、合作到蘭州,從蘭州到天祝天堂寺,主體資源包括黃河、?撇菰、天祝三峽的旅游交通大環線;要培育隸屬于康巴藏區的“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圈和地處黃河上游、沿黃河上游分布以及連帶周邊草原、隸屬安多藏區的“黃河上游大草原”生態旅游經濟圈;要構建三條沿河生態文化游覽帶和七條最美黃金自駕游覽帶,打造213國道自駕游覽帶,包括甘肅藏區的甘南大草原、瑪曲縣、碌曲縣、合作市、夏河縣,主體資源包括中國最美草原——甘南瑪曲草原,打造圍繞“中國最美公路”為品牌的南北走向的自駕游覽廊道。
甘肅行政學院教授張未表示,《規劃》對甘肅省藏區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都會產生深遠影響!兑巹潯穼⒋龠M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旅游業發展;將進一步促進藏區對外開放,推動四省相互協調、融合發展。
張未表示,《規劃》有利于甘肅省鄉村旅游、美麗鄉村和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有利于推動甘肅省全域旅游的發展和加快旅游強省的建設步伐。他提議,甘肅省旅游業要錯位發展,要增強文化內涵和深度,要注重生態環境和特色文化的開發與保護,要走自己的、有特色的、差異化的景區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