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4月7日電 據中評社報道,陸客銳減沖擊臺灣觀光業發展。臺灣華信航空公司總經理韓梁中6日受訪時表示,華信的臺中飛長沙航線2016年底已停飛,陸客大減對靠陸客團的兩岸航線影響巨大,尤其2016年9月后,陸客團至少再減1/3,各航空公司只能借由調整航線、兩岸航線改用小飛機及鼓勵臺灣民眾到大陸來減緩沖擊。

兩岸關系冰凍,陸客來臺人數大幅縮減,根據臺“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從2016年5月到2017年2月,10個月的時間里,陸客來臺人數與同期相比大減112.7萬人次,以陸客在臺每人每日消費金額232.1美元、平均停留7天計算,臺觀光相關業者已減少558.5億元新臺幣的收益。
根據臺“交通部民航局”統計資料,2016年華信航空的兩岸及國際航線載客人次是135萬9532人,但2015年華信的兩岸及國際航線載客人次則是144萬5870人,當中臺中飛日本大分、臺中飛日本名古屋的跨境航線都是在2016年開通,挹注上萬人次的跨境線旅客,可推敲華信航空在2016年陸客銳減近10萬人次。
韓梁中表示,陸客減少確實影響航空業,華信航空臺中飛長沙航線,去年下半年就已經停掉。現在航空業經營兩岸航線,主要可以分成兩種層次,如果客源是靠陸客旅游團,影響就非常巨大;如果客源靠臺商,目前經營的狀況還算良好。但整體兩岸航線,無論是載陸客,還是載臺商,在2016年的營收狀況還是相較過往減少。尤其是陸客在2016年9月過后,至少減少1/3。
面對陸客團銳減的挑戰。韓梁中透露,無論哪家航空公司都要提出因應之道,各家公司的做法,就是更改航班的機型,改用小飛機飛行,或是提出優惠行程,鼓勵臺灣人到大陸旅游,加上持續經營臺商族群,來減緩陸客銳減的沖擊。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