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4月7日訊(記者 陳頤)中國旅游研究院聯合華遠國旅、攜程旅游三方近日聯合發布國內首個出境游細分市場(歐洲游)報告——《2017年中國赴歐洲旅游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報告中對2017歐洲出境游市場進行了不同緯度的研究分析,為2017歐洲出境游市場發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根據國家旅游局官方數據統計顯示,近10年來的出境游市場整體保持較高的年均增幅,但2016年由于受到政治經濟、金融波動、社會及自然因素影響,歐洲出境游市場出現震蕩性波動,也影響到國內市場發展以及部分企業運營。進入2017,隨著中國與歐洲在政治經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愈加緊密和頻繁,歐洲游也在第一季度實現全面復蘇。
據《報告》顯示:盡管2016年度歐洲市場因受多重客觀因素影響,中國歐洲出境游增長出現放緩勢頭,但是歐洲游的整體市場依然實現了6.3%的增長。而從2017年第一季度歐洲整體出游情況來看,與2016年第一季度歐洲游市場相比,實現了同比103%的增長,其中作為歐洲市場主要旅游形式,跟團游(其中跟團游占歐洲游形式比重高達90%)人群實現了113%的高增長;自由行人群實現了同比25%的市場增長。在這些增長數據中,華東市場的歐洲出境游人數超過了全國市場的50%,而中西部省市的增速勢頭良好,市場機會和潛力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逐漸得以釋放。
歐洲游作為長線出境游,游客在途時間將會相對較長。在此次《報告》中也證明,歐洲游平均在途時間達到11天。傳統的歐洲城市:羅馬、倫敦、法拉克福、巴黎成為中國游客最受歡迎的歐洲目的地城市。而東歐的維也納、布拉格、華沙以及北歐的赫爾辛基也正成為受中國游客青睞的歐洲新興目的地城市。
而且,隨著中國游客旅游消費升級,中國游客赴歐旅游已經一改過往10國游等觀光游的特色,逐步呈現出以追求品質和舒適的旅游體驗為核心的發展趨勢。因此,從2017年第一季度增速最快的前十大目的地來看,北歐、東歐國家赫然排在增速最快的前列,說明了歐洲游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崛起。
《報告》還給出歐洲旅游消費者畫像,其中中國游客赴歐洲旅游中女性占比達65%。而25-35歲年齡段人群也處于歐洲游比重上升中,泛80后及85后逐步成為社會、企業及家庭中的重要群體,消費意識、消費力量和職業發展都達到一定階段,對于文藝氣息濃厚的歐洲目的地自然會有不可抵御的期待與行動,以旅游增長見聞或學識的觀念正在社會上形成新風尚。此外,隨著80后家庭成長,的父母帶領孩子出游形式逐年增長,80后家庭在歐洲游的市場消費潛力日漸顯現。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