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5日電 北京時間5月23日上午9點30分,深圳衛視節目《環游記—我們的侶行》主創、環球探險家張昕宇、梁紅,駕駛運-12飛機由越南起飛,經過3個小時飛行,降落深圳。至此,歷時4個月的中國造飛機首次環球飛行,順利結束跨國飛行,平安返回中國。

深圳廣電集團合影
中國造飛機第一次繞著世界走了一圈
作為此次環球飛行最后一段跨國航線,運-12飛機于當日清晨6點起飛,經過960公里的飛行,成功跨越中越邊境,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落地后,張昕宇說:“終于回家了!我們開著中國造的飛機,第一次繞著世界走了一圈。”
此前,全世界共有300余次環球飛行記錄,但從未由中國制造的飛機完成過這一挑戰,而梁紅更是成為中國第一位開運-12的女飛行員。2017年1月29日,中國夫婦張昕宇、梁紅駕駛由中航工業生產的運-12飛機,由哈爾濱出發,一路穿越俄羅斯、美國、巴西、塞拉利昂、印度等23個國家,經停40余站,總航程已超過6萬公里。
這是華人飛行史上的一大突破,也是年輕、時尚、先鋒的深圳衛視對“有志者跟我來”品牌主張的充分印證。張昕宇、梁紅一路上的所見、所為、所感,刻畫出的為夢想而勇敢追求、不畏艱難、勇于挑戰的有志形象成為更多年輕人的榜樣。
不畏艱難 挑戰體力與智力的極限
無論是對飛機,或是對飛行員,這次環球飛行都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此次自駕環球飛行更是讓“270”張昕宇足足掉了30斤的體重。此前全世界進行環球飛行,所使用的均為國外制造的飛機,而張昕宇和梁紅駕駛的運-12飛機,則是一架曾在中國羅布泊、南海地區執行科考任務的國產老飛機;兩人選擇的飛行線路,在中國航空史上也屬首次:四次跨越赤道,先后穿越四大洲,跨越三大洋,總飛行距離相當于繞地球赤道飛了一圈半。
由中國啟航后,這架被命名為“北京號”的運-12飛機,就經歷了長距離飛行與嚴酷環境所帶來的諸多挑戰:在俄羅斯境內超過零下30度的低溫下,飛機先后經歷了剎車故障、機翼結冰等特情;穿越赤道的過程中,團隊又意外遭遇了夾雜著雷電和冰雹的積雨云;在非洲零下30度的高溫下,他們則迎來了發動機失靈、沙塵暴等危機。
但讓張昕宇和梁紅感到自豪的是,這架運-12飛機還是成功克服了諸多困難,并平安返回中國。4月9日,兩人還由巴西起飛,經過2700公里的飛行,成功跨越大西洋,這也刷新了該國產飛機的最遠飛行記錄。

探訪秘魯緝毒部隊
“侶行”見證一切 觸碰世界的各個角落
在這對以環球旅行為公眾所熟知的中國夫婦看來,飛行不止是一種挑戰,也是看世界的一種方式。經停每一國,張昕宇和梁紅都會抵達常人難以抵達的地方,記錄在世界每一個極端之地普通人的生活。
在俄羅斯勘察加半島,這個世界上最荒涼的遠東地區,他們進入荒原深處,探訪在冰雪中生活了上百年的馴鹿人部落;
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他們前往邊境墻,記錄離家遠行的墨西哥人對親人的思念,以及跨國生活的艱辛;
在秘魯的廣袤叢林,他們跟隨當地的緝毒部隊,見證這群真實的民間英雄如何穿越生死,為守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而戰…
讓更多中國年輕人了解世界的另一面,這始終是張昕宇和梁紅行走的一個目標!皞H行”夫婦對當代年輕群體的意義在于:他們不僅代表了年輕一代“走出去”的需求,也代表著年輕一代在碰觸世界時,所呈現出的新銳、陽光、正能量的世界觀。
深圳衛視也希望借由《環游記-我們的侶行》,向世界描繪新一代中國年輕人的獨特形象:他們創造財富,卻不被財富所奴役,追尋更有意義和質感的生活;他們熱愛中國,卻也樂于探秘世界,并向世界展現真誠、開放與夢想。正如張昕宇在接受采訪時所說:“大自然非常奇妙和多變,我們唯一要戰勝的就是我們自己。”
節目受年輕群體追捧 一經播出人氣高漲
兩人此前制作的侶行系列視頻,在中國互聯網取得了超過16億的點擊量。而今年與深圳衛視聯合推出的《環游記—我們的侶行》,也受到眾多中國年輕人的好評,豆瓣評分超過9.7分,超過150家媒體也以專題進行報道。
張昕宇介紹,完成環球飛行后,兩人還將在2017年下半年,以帆船、全地形車等不同的交通方式,走遍世界五大洲,并聯合深圳衛視,征集更多有志的中國年輕人參與其中,進行更多的創意事件。
張昕宇說:“我們希望讓世界知道:今天的中國人也能走得更遠,更有個性。”
深圳衛視每周六晚21:25大型環球飛行紀錄片《環游記-我們的侶行》一起見證奇跡,體驗云端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