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產業,素有“航行在海洋中的黃金產業”之稱,如今這一產業正在青島開啟全新的黃金時代,一個世界級的郵輪母港將崛起。
近日,隨著世界級超豪華郵輪接踵而至,青島國際郵輪港展現出強勁的吸引力。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青島國際郵輪港船舶進出115航次,同比增長14%;接待郵輪旅客4萬多人次,同比增長68%。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青島新一輪的城市規劃大手筆繪就“三灣三城”國際灣區都會的新藍圖,郵輪母港無疑是點睛之筆,已經成為青島推進國際城市戰略的重要路徑,而郵輪母港撬動的巨大產業鏈也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新動能。
國際郵輪 頻繁造訪
在青島老市區的西部,昔日的一個普通貨運碼頭,如今被一座現代化的風帆形建筑取代,這里成就了青島更大的夢想——建設國際郵輪母港。
《青島市推進“國際化+”行動計劃(2016-2017)》中明確提出,青島將對標美國邁阿密港、英國安普頓港、西班牙巴塞羅那港、荷蘭鹿特丹港,借鑒這些世界級郵輪母港的先進經驗與模式,推動青島郵輪母港不斷提升。
如今,一個國際化的郵輪母港正在青島加速崛起。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從客運中心聯檢大廳出來后,通過登船廊橋可以直接登上郵輪。位于二層的聯檢大廳東西長324米,南北總跨度105米,最高通關能力可達到每小時3000—4000人次,在全國現已建成的郵輪碼頭里是最先進的。
隨著郵輪母港的建成,青島對國際豪華郵輪的吸引力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郵輪選擇青島郵輪母港作為訪問港。
近日,全球最奢華郵輪之一“世鵬旅居者”號靠泊青島郵輪母港,搭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23個國家的400名旅客,開啟全新的旅游體驗。這已經是短短一個月之內,青島郵輪母港迎來的第二艘國際訪問港郵輪。
筑巢引鳳。亞洲最大的郵輪諾唯真16.88萬噸級“喜悅號”,將于近日進駐青島郵輪母港開啟中國首秀,德國赫伯羅特“歐羅丹”號、荷美“福倫丹”號等經營環球航線的豪華郵輪將陸續來青靠泊,載著來自世界各國的游客到訪青島。
5月,“鉆石輝煌號”以青島為母港運營了6個航次;歌詩達“維多利亞號”也已確定6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青島為母港運營12個航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中,青島作為新興的郵輪旅游城市被提及,與上海、廣州等國內城市一并被列入郵輪旅游重點支持城市,為青島郵輪旅游發展增添新動力。
不僅如此,2016年5月,青島還獲批國字號的“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成為繼上海、天津、深圳之后全國第四個“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
2016年5月,青島成功舉辦了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郵輪分會成立大會暨第四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峰會,發起成立了國內首個世界級郵輪行業組織——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郵輪分會,吸引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名代表參會,會上發布《青島共識》,創新搭建郵輪旅游國際發聲平臺。
面對郵輪旅游蓬勃發展的態勢,青島加快形成科學、合理的郵輪產業布局。積極開發設計一批有吸引力的郵輪旅游產品與線路,打造青島成為中國郵輪產業“模式創新的先行區”、“高端服務的前沿區”和“產業升級的示范區”工作也已經開展,青島將建設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東北亞區域性郵輪母港。
專家表示,郵輪旅游不僅僅是旅游的一種形式,它還連接著船舶制造業、航運業、服務業等,也是推動這些產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力。郵輪旅游開啟了“黃金時代”,并逐漸成為青島旅游的新名片。
優勢獨特 規劃先行
沿著中國漫長的海岸線,從環渤海的天津一路南下,經由青島、上海、寧波、廈門,直至最南端的海南三亞,這些擁有港口優勢的城市都在關注郵輪母港的規劃和建設,投資動輒上億元。
有人形象地將此現象比喻為“郵輪母港的戰國時代”。想要參與到這一“戰國時代”的競爭中來,獨特的城市優勢必不可少。
對青島來說,打造郵輪母港可謂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優勢。
早在郵輪母港“戰國時代”開啟之前,青島已與郵輪結下緣分。青島是國內改革開放后最早接待國際郵輪的城市。1979年,青島開始接待國際到港郵輪。目前,青島已是中國接待國際郵輪最多的城市之一。
青島有最適合發展郵輪的自然條件。青島郵輪母港規劃有3個郵輪泊位,其中新建超大型郵輪泊位1個,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5萬噸級“海洋綠洲號”和“海洋魅力號”郵輪。
在北京易游天下山東分公司總經理仲倩看來,青島本身旅游資源豐富,又是距離日韓最近的港口城市,從青島始發的郵輪12小時就到達韓國、日本,比上海、天津出發的郵輪少12個小時,這就意味著產品成本的降低,對郵輪企業具有吸引力。
頻頻獲市場青睞的背后,是青島發展郵輪旅游的獨特優勢,更有整個城市為之配套的規劃先行。
日前,青島已出臺《青島市建設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實施方案》,郵輪母港再度迎來利好。
根據《方案》,到2018年,青島完成國際郵輪港綜合規劃,完善郵輪港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力爭達到年進出港郵輪200艘次,進出港游客超過30萬人次,青島國際郵輪港躋身中國重要國際郵輪港行列,成為中國北方郵輪中心城市。
在郵輪港旅游服務設施建設方面,《方案》提出,實驗區將集聚郵輪港口服務、郵輪配套服務、金融服務、水陸旅游、航運中介、郵輪裝備技術研發等企業和機構,并建立郵輪船供保稅加工區,建設高標準的商務商業樓宇設施,引進免稅店。
國際化的郵輪旅游產品是郵輪旅游升級的重要一環。為此,青島郵輪港將鞏固現有日韓主力航線,加快開辟中國臺灣、朝鮮及遠東地區的郵輪始發航線,逐步開發到中國香港、東南亞等地的中長途航線;開發適合郵輪旅客的“一日游”或短線游產品,增加郵輪入境游吸引力。
為吸引郵輪旅游客源,青島將放大作為赴日韓郵輪旅游中轉地和集散地功能,大力發展空水聯運等郵輪旅游產品。加大日韓市場促銷,吸引國際郵輪游客,促進郵輪入境市場發展。
目前,青島正積極爭取無目的地郵輪線路許可政策,允許郵輪公司運營以青島港為郵輪母港的無目的地郵輪旅游航線;爭取國際郵輪航線在國內多港掛靠政策;爭取在青島國際郵輪港客運中心實行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和外國旅游團乘郵輪入境15日免簽等政策。
同時,青島充分發揮郵輪旅游產業鏈長、帶動效應強、綠色環保等優勢,集中優勢資源和資金加快打造集郵輪設計與建造、郵輪運營、郵輪港接待與管理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政策支持 配套齊全
“青島國際郵輪母港與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老城區、老建筑近在咫尺,喚醒了留在這里的100多年前的歷史記憶,對老城區是一種新的提升和保護!苯眨聡鳹-consult國際集團董事長曼菲德·奧斯特沃德受邀訪問青島,對青島郵輪母港建設贊不絕口。
在他看來,郵輪母港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窗口之一,不同于飛機、火車站,游客一下郵輪,看到的一切會迅速形成對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郵輪母港對于提升青島的國際城市形象意義重大,因此要加強規劃,提升郵輪母港周邊配套環境。
這與青島的規劃思路不謀而合。
今年舉行的中共青島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打造國際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培育郵輪游艇、休閑度假等旅游新業態,建設國際郵輪港城,實現“城旅一體、主客共享、全域發展、居旅相宜”。為國際郵輪港城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
郵輪母港不僅僅是一個港口,還將帶動整座城市的升級。
業內專家表示,當一個城市的港口被定位為郵輪母港,郵輪經濟就會成為這個城市的一個重要經濟增長極。研究表明,郵輪母港的郵輪經濟收益是停靠港的10到14倍,對所在城市和地區提高創匯能力、擴大市場消費、增加就業機會、展示都市國際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未來,青島郵輪港周邊5平方公里,將建設成為集商務中心、酒店商場、居住休閑和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國際郵輪城,進一步推動青島郵輪經濟和高端服務業的發展。
由此,青島國際郵輪港城成為青島繼地鐵、膠東國際機場之后打造的又一個千億級大項目。
目前,青島成立了專門的國際郵輪港管理局,負責郵輪港的開發建設、運營管理、招商引資、綜合協調等,將老港打造成郵輪新城,以體驗經濟為先導,文化交往為紐帶,形成體驗、創新、金融三大板塊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并在港城功能互動的基礎上,重塑國際郵輪旅游中心、跨境金融服務中心、都市應用創新中心三大產業中心。
從上世紀曾經獨領風騷的郵輪停靠港,到如今意氣風發的郵輪母港,再到不久之后帶動整個城市轉型升級的郵輪母港城,青島郵輪母港的精彩故事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