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瑞安市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完善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劃引領的建設機制,在宜居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樂活鄉村、善治鄉村為內涵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拆違治水帶來“六美鄉村”
在瑞安市馬嶼鎮河岙村,有近百畝的違章廠房。作為團塊違章拆除的一大“硬骨頭”,馬嶼鎮量身定制方案,穩步推進拆除。4月,該鎮組織綜合執法中隊、住建、國土等部門拆除違建面積1.5萬平方米。拆后地塊上,將建設儲糧能力上萬噸的市級戰略中心庫。
近年來,瑞安縱深推進“大拆大整”、剿滅劣Ⅴ類水等一系列活動,大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全面推行“河長制”,完成“清三河”治理任務。全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建制村覆蓋率達到100%。大力推行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分類處理,推動垃圾“扔進桶”向“分好類”轉變。
以往的“臟、亂、差”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村美、田美、路美、山美、水美、人美”。更多的鄉村打起了旅游牌,讓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再次“升級”。在馬嶼鎮江橋村,粉墻黛瓦的新農居如一彎新月環繞,中間便是江橋村的金字招牌“荷塘月色”。“再過幾天,就將迎來江橋最美的時節,村里的百余畝荷塘馬上就要開花,到時我們還將舉辦賞花節、旗袍秀,打造詩畫江橋、休閑驛站。”馬嶼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精品鄉村助力域內旅游
瑞安市塘下鎮全長13公里的高樓綠道,沿線綠化面積達1609畝,包含自駕車綠道、自行車休閑綠道、水上綠道三大綠道網絡。穿行其中,可以駐足塔石村的古廊橋和古堡,在塘岙村的風情庭院里休憩、賞景,在平陽坑村沿江路老街閑庭信步,在東源村參觀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館,讓游客賞心悅目。
瑞安以“天瑞地安·東南鄒魯”為主題,以全面改善城鄉居住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出發點,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當地注重保持鄉土文化、留住鄉愁記憶,不搞大拆大建,重在提升居住條件、改造生活環境。目前,已建成26個美麗鄉村精品村,建成“溫州一家人精品線”“浙南鄒魯修學線”等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有“瑞安千島湖”之稱的石垟湖湖區河道縱橫,島渚棋布。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當地“農家樂”產業悄然興起。國網瑞安市供電公司結合“農家樂”服務行業特點,早安排、早行動,進行區域劃片,明確責任人,開展巡視檢查,主動與“農家樂”溝通,了解用電需求,解決用電難題。同時,對“農家樂”用電情況仔細排查,重點測量室內用電電壓,并對配電箱、低壓線路、進戶線、餐館廚房插座插排等設施予以消缺,對不合格和老化設施等進行更換。該公司客戶經理還向“農家樂”發放便民服務用電聯系卡,做到有故障,隨叫隨到。黨員服務隊定期到村民活動中心向“農家樂”老板講解安全用電知識及故障應急處置辦法,指導用戶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科學用電。“現在我們這邊用電方面都挺方便的,既節省了時間,也減少了開支。”石垟村村支部書記林朝陽說。
改革創新成為發展引擎
“吃改革飯長大”的瑞安是“溫州模式”的主要發源地,也是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改革的重要發源地。瑞安一直把抓改革促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促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瑞安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于2015年成立,是一個“讓農民自己說了算”的非營利性的群眾團體,也拉開了瑞安新一輪“三位一體”改革試點的序幕。目前,聯合會農民理事占比達89.2%,農民合作基金已到位3900萬元,均為全省最高;國家農村保險互助社試點穩步推進,在全國獨家開展3項農業財險。
去年以來,瑞安實施房票改革制度,將2200多套優質商品房和政府安置房納入房源庫統籌使用,實現網上公開查詢,確保“有房兌、兌好房”。上沙塘村舊村改造項目采用房票安置,僅1個月就完成43.5畝252戶搬遷騰退,土地完整收回、整塊出讓。在沿江新村“大拆大整”中,結合房票制度,僅15天就攻下了全省單體最大的危房區塊3.3萬平方米。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16日 13 版)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