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10萬元的環球旅行卡,原本承諾持此卡可在旅行社5年內消費17萬元,用不完還能退,不過購卡者發現,在發卡的大通之旅被收購后,當初的預付卡消費承諾無法兌現了。
旅行社被收購,預付卡使用受阻
記者了解到,此次引發糾紛的環球旅行卡的發卡方是上海大通之旅旅行社。大通之旅成立于2003年,因該旅行社線路較豐富、價格相對實惠,早年積累了一批老顧客。
曾在2014年12月和2015年12月各買一張環球旅行卡的王老伯,就是大通之旅的老顧客之一。按照合同,王老伯購買的價值3萬元的環球旅行卡,3年內可消費4.2萬元,而價值10萬元的環球旅行卡,5年內可消費17萬元。也就是說,購買10萬元的環球旅行卡,相當于以5.8折消費。起初,王老伯的環球卡使用很順利。直到去年底,他辦的第一張即將到期。根據合同約定,卡到期,沒有用光的本金可退還。王老伯就到旅行社去結算本金,結果旅行社表示今年1月再來算,隨后一拖再拖,直到3月下旬稱卡已被封,不能使用且不退錢。與王老伯有同樣遭遇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且多數是老年人。
目前,購卡者正在積極維權,但遭遇一些困難。當初發售環球旅行卡的大通之旅,已在2016年初被上海中青旅行社全資收購,成立上海中青大通旅行社有限公司,環球旅行卡由新公司接盤。但新公司相關負責人稱,當時收購大通之旅時,大通之旅向他們出具了一份環球旅行卡的交易清單。這份交易清單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有很多卡不在交易名冊里。
“當時收購時,這個銷售預付卡所得現金是1000多萬元,可消費的金額是1700多萬元,實際去年已消費了2600萬元。現在看來,這個數字越來越大。”中青大通旅行社稱已無法繼續履行對持卡消費者的協議,他們也在走法律途徑,向原大通旅行社股東追索資金。到目前為止,當年購卡者還沒有得到滿意的解決方案。
這種預付卡消費模式就是低價游
在旅游業內人士看來,旅游是比較特殊的商品,機票、酒店、用車這些核心資源,旅行社都不能直接掌控,旅行社只是一個集合這些資源的中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旅行社對這些資源的可操作性是比較差的,不建議個人旅游者走預付卡模式,因為旅游這種復雜商品的服務承諾不是普通旅行社給得起的。
也有旅游行業人士指出,付10萬元購卡實際可以消費17萬元,這種做法與“8000元游歐洲5國12天”類似,是旅游低價的另一種形式,只要算算賬就知道這個價格不可能真兌現。旅行社的采購成本客觀存在,這種類似于5.8折出售的旅行卡與零負團費無異。旅行社借此提前圈定大量資金,因此引發糾紛。
去年至今,包括布拉旅行APP、北京永利國際旅行社等都曾曝出過資金鏈斷裂等問題。上海市消保委今年1月發布的投訴公告即披露布拉旅行因為預約難、承諾無法兌現引發消費者集中投訴。布拉旅行采用的是先付款、后預約出行的預售模式,預售價格低廉,幾年來積累了大量粉絲。這與大通之旅發售預付旅游卡可謂異曲同工。這一運作模式能夠繼續,是旅游企業不斷以后續資金填補之前的成本空缺,一旦某個環節出問題,擊鼓傳花般的低價銷售策略無法繼續,資金鏈斷裂就是必然結局。有關人士呼吁應從源頭上嚴格監管。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