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記者 裴小閣) 日前,《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18)》在長春正式對外發布。
據數據顯示,2017-2018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達到1.97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約合3300億元,分別比2016-2017冰雪季增長16%、22%,預計到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將達到3.4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將達到6800億元。特別是擁有豐富冰雪旅游資源的吉林、黑龍江、新疆、內蒙古、河北等省區正在成為冬季旅游新的增長極,冰雪景區已經成為北京、天津、青海、山西、貴州、山東、河南等眾多省市已然成為2018年冬季旅游的熱點。

資料圖:套馬表演已然成為內蒙古冰雪旅游季最受游客歡迎的游樂項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影
“在大眾旅游新時代,冰雪已不再是老百姓要躲避、抵御的冷資源,而是尋常百姓家追求時尚生活、美好生活的新選項!敝袊糜窝芯吭涸洪L戴斌如是說。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游網最近發布的冰雪季的旅游消費意愿和預訂數據:僅2018年,吉林、長春和長白山的旅游市場將分別增長增長200%、120%和100%。冰雪旅游整體上形成冰雪休閑、溫泉養生、冰雪觀光、冰雪民俗四大產品體系,長白山滑雪、吉林霧凇、松原查干湖冬捕,已經形成了全國影響力的品牌。
對此,戴斌表示,與瑞士、瑞典、奧地利等西方冰雪產業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尚處于冰雪旅游的初級階段,我們需要進一步擴大供給的同時,更需要千方百計降低人民群眾參與冰雪休閑和冰雪旅游的門檻,結合國情和旅情,大眾、平民、低門檻者才是現階段冰雪旅游市場的主基調。特別是在項目投資方面,無論是政策制訂者,還是產業投資者,都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回歸日常生活基本面,著眼于國民大眾日;谋┬蓍e、冰雪旅游的日常需求,著力培育方便城鄉居民廣泛參與、低價格門檻的冰雪休閑項目,著力培育誠信經營、品質服務的冰雪旅游目的地。此外,還要面向大眾旅游者的現實需求,充分發揮科技、文創和資本的力量,開發豐富多彩的冬季旅游產品,要以主客共享的城市發展理念,引導游客與市民共享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民俗館等公共文化空間,以購物、餐飲、網約車等優質商業環境,努力做好存量優化這篇大文章。冰雪休閑不僅是大眾旅游最具潛力的新領域,也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