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在新時代圓明園發展思路專家研討會上,圓明園公布大宮門考古遺址發現成果,包括大宮門遺址、東西門罩遺址、金水橋遺址、河道遺址等。近期,圓明園將啟動對大宮門片區的保護工程,未來這里將有望分三部分展覽對公眾開放。圖為大宮門遺址發掘現場發掘出的河道遺跡。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據介紹,大宮門是當前圓明園三園中唯一尚未恢復正門功能的區域。該門建成于雍正三年(1725年),是圓明園三園中最重要、規模最大的宮門區,居圓明園四十景之首。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大宮門被焚毀。圖為大宮門遺址發掘現場發掘出的玉石路。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后來,同治皇帝曾命人對其進行重點修復,但并未完成便停工,大宮門就此在隨后的一百余年時間里逐漸荒廢。2002年至今,圓明園管理處對大宮門遺址進行了四期考古發掘工作,現已基本發掘清理出六處主要建筑遺址和部分河道以及道路廣場。圖為大宮門遺址發掘現場發掘出河道遺址內的柏木釘。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1月28日,在新時代圓明園發展思路專家研討會上,圓明園公布大宮門考古遺址發現成果,包括大宮門遺址、東西門罩遺址、金水橋遺址、河道遺址等。近期,圓明園將啟動對大宮門片區的保護工程,未來這里將有望分三部分展覽對公眾開放。圖為《圓明園四十景圖詠》所描述的大宮門區域景觀。(資料圖片)中新社發 圓明園管理處供圖
(責任編輯 :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