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4月8日電 (劉小紅)山西省文旅廳今日發布消息,清明小長假期間,山西旅游吸金超46億元,紅色旅游吸引了眾多游客。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掃墓、踏青、賞花成為人們出游的主要動機,加之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的繼續實施,出游半徑逐漸擴大,山西假日旅游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
假日期間,山西全省共接待旅游者964.69萬人次,同比增長19.5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6.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87%。全省35個重點監測的旅游景區旅游門票收入4236.76萬元,同比增長22.49%。
清明假期期間,山西各地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傳承·2019清明祭英烈”宣傳教育活動,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傳承紅色基因,呂梁、晉中等地紅色旅游持續升溫。隨著清明節出游的好天氣以及省內各地的櫻花、桃花、梨花、杏花、連翹等盛開,大量“賞花客”與踏春祭掃、走親訪友等短途客流疊加,周邊生態游、賞花游市場火爆;森林康養旅游成為養生養心新時尚,回歸自然,現代都市人不僅可以減壓,更能享受森林的保健功能。同時,山西多地紛紛將傳統清明主題文化與旅游、節事、體育有機融合,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節慶活動。以“崇宗尊祖·德孝中華”為主題的第29屆洪洞大槐樹文化節,興縣黑峪口舉辦的“體驗民俗文化感受古渡魅力”黑峪口首屆黃河古渡民俗文化旅游節等活動,均為海內外游客奉上文化盛宴。
山西各地還積極組織各類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助力文旅融合發展。從3月25日開始,山西省文化館組織全省“群星獎”12個優秀作品、60名全省文化館演職人員,走進朔州市應縣、大同市廣靈縣、靈丘縣和忻州市岢嵐縣。太原市群眾藝術館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詩會專場演出等活動,把文化藝術送到群眾家門口,為老百姓提供接地氣的“文化客廳”,凸顯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使廣大群眾享文化、樂旅途。
為進一步盤點山西全省假日旅游市場特征,準確把握清明假期游客出行特點,山西省文旅廳組織假日旅游數據研究課題組進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定制游或將成為旅游新風向,14.3%的游客選擇定制游,44%的游客選擇自駕出行,34.5%的游客選擇自駕以外自由行方式。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