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出臺政策,擬在全國率先發放“文商旅消費禮遇卡”,為通過票務機構前來觀演、觀賽、觀展的觀眾,提供餐飲、住宿、交通、景點、購物、文娛等一站式便利服務。作為文商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演出、賽事、展會對于帶動經濟增長、激發消費潛力作用明顯。杭州市推出的“演賽展”便利舉措,對于改善游客消費體驗、促進文商旅融合走深走實具有深遠意義。
近年來,因“演賽展”而成名的城市不少:榕江、哈爾濱、泉州……似乎沒有任何前奏,這些城市的文旅業便驟然火了起來。毋庸諱言,憑借互聯網特別是短視頻的傳播力,文旅業的新活力被充分激發,各地以更加接地氣的姿態面對消費者,為消費提振、文旅出圈、商貿“破壁”開辟了新通道。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一些亂象。比如,有些地方的賽事“爭奇斗艷”、劍走偏鋒;有些地方為奪人眼球,盲目跟從模仿,甚至方向跑偏,出現庸俗與媚俗的現象。不難發現,一些地方文旅“出圈”,但并沒有為融合發展提供動力,很多“頭回客”沒有成為“回頭客”。
風物長宜放眼量。文商旅融合,要算長遠賬。短暫的熱度和眼前的收益固然可觀,但掙足了流量的“面子”,更要做實服務的“里子”。要警惕頭腦發熱,不考慮本地實際,不看自己腳下的土地就盲目模仿,不僅勞民傷財,也難以持續。想要從網紅到長紅,只靠一時噱頭或單一景點遠遠不夠,必須因地制宜挖掘自身獨特的資源稟賦、文化遺產、基礎設施等,才能讓地方真正“破圈”生長。以杭州為例,亞運會期間建設的相關場館,在滿足亞運會賽事需要、兼顧賽后利用的同時,最大限度保留老場館的歷史感,留住文化味。到了后亞運時代,杭州就可利用這些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演賽展”產業,并通過相關政策吸引游客,帶動文商旅融合提質。
算長遠賬,提升消費體驗是關鍵。其中,“有形之手”作用凸顯。此次推出的“文商旅消費禮遇卡”,就是杭州市政府以改革舉措破除阻礙文旅消費需求釋放的體制機制障礙,整合旅游、會展、演藝、商貿、餐飲等各方面資源,改善消費條件,釋放消費潛力。這兩年,各類“演賽展”活動此起彼伏,與消費體驗的提升密切相關,不少地方從改善服務質量、基礎設施、發展環境等方面著力,提升游玩體驗,吸引了大量游客。隨著文商旅融合發展,在改善消費硬件基礎上,還要注重為消費者打造身臨其境、交互豐富的沉浸式場景,輔助消費者進行決策,提升個性化文旅消費體驗。
文化、旅游、商貿深度融合,是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商貿繁榮的重要途徑。乘著“演賽展”火熱的東風,各地可以從長計議,進一步改進服務,整合區域內多方資源要素,用文化理念發展旅游、用旅游載體傳播文化、用商業模式激活文旅,實現“1+1+1>3”的融合效應。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柳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