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城市—小機場航線日益加密,不僅方便了消費者的出行,還激活了小城經濟,成為推動地方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面對這一發展契機,業內人士指出,“小機場”的高質量發展還需多方共同努力,以應對客流量、運營成本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挑戰,進一步釋放其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力。
記者了解到,三線以下非省會城市所擁有的機場,被稱為“小機場”。截至目前,OTA平臺可購票的機場共245個,其中“小機場”航班共190個,占了七成以上。
大城市-小機場航線加密
實現大城小城游客“雙向奔赴”
“現在前往張掖旅游,有航班可以從北京直飛,很方便。”來自北京的消費者李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小機場”航線不斷加密,過去因交通不便而“默默無聞”的景區,如今已煥發出勃勃生機,有效推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例如,張掖甘州機場已有7家航空公司執飛7條航線,通達西安、蘭州、上海、成都、北京、武漢、廣州、溫州8座城市。今年1月,張掖機場又新增了直飛北京的航班。再如,嘉峪關酒泉機場也憑借16條航線與15座城市的通航,成為連接西北邊陲與全國各大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去哪兒大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飛往嘉峪關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1.77倍,蘭州、西安、成都、北京、上海、廣州成為其主要客源地。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目前共有41家航司涉及“小機場”航線。其中,東方航空、南方航空市場份額較高,但區域性航空公司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主基地在廣州的九元航空,每周定期有廣州往返嘉峪關的航班。據分析,不少區域性航空公司總部設立在大城市,但為了與大航司差異化競爭,許多區域性航司會選擇執飛大城往返小城的支線航線。如九元航空廣州進出港航線中,36%的航線目的地都是“小機場”,今年暑期還新增了廣州-滿洲里、揭陽-吐魯番等航線。
一張機票帶動當地超三倍消費
激活小城經濟新引擎
“小機場”作為連接大城與小城的空中橋梁,不僅讓游客的行程變得更加簡單,也點燃了當地的消費熱潮。
去哪兒大數據顯示,飛往“小機場”的機票平均支付價格(含機建燃油費)在700元左右。按照前往“小機場”城市5天4晚游玩計算,每張機票帶動當地住宿、餐飲、門票、購物等綜合消費超過2500元,帶動系數超過3倍,有力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淄博、天水等地文旅熱潮興起,越來越多的縣域城市加碼文旅市場。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小城旅游的需求增加,當地消費能力也逐步增強。未來,往返小城的支線航線將有望進一步加密,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更高效的出行選擇。
根據中國民航局的最新規劃,到2035年,年人均乘機次數和航空人口都要比2019年翻一番。讓從來沒有坐過飛機的人去坐飛機,讓更多大城市的人到“小機場”所在城市去看一看,讓更多小城市的人到大城市更加便捷。
該業內人士還指出,“小機場”的快速發展不僅促進了旅游市場的復蘇,也加快了全國經濟網絡的“流速”。大城經濟通過“空中走廊”向小城“輸血”的效率顯著提升,為小城帶來了更多的資金支持,進一步推動了小城的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
機遇與挑戰并存
多措并舉促“小機場”高質量發展
中國民航報相關報道指出,民航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戰略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機場是民航運輸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機場的高質量發展是民航高質量發展進程的重要一環。
業內人士認為,大城市-小機場航線的不斷加密,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首先,“小機場”作為區域內的交通節點,極大地提高了當地與國內其他地區的交通通達性。便捷的航空交通不僅縮短了區域間的物理距離,還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流動,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次,“小機場”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其建設和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區域的整體競爭力和吸引力。一個設施完善、服務優質的小機場,不僅能夠提升區域對外開放的形象和水平,還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人才和技術等資源向區域內集聚,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小機場”的建設和發展,有助于促進區域內城鄉、產業間的協調發展。通過加強“小機場”與周邊地區之間的交通聯系和經濟合作,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推動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盡管“小機場”現存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指出,“‘小機場’仍存在客流量有限、運營成本較高、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航線競爭激烈等問題。”
對此,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要實現‘小機場’的高質量發展,首先應不斷提升自身的設施和服務水平,滿足旅客的多樣化需求。其次,‘小機場’需要積極與航空公司合作,共同開發新的航線,擴大航線網絡。同時,‘小機場’還應加強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銜接,形成綜合交通體系,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此外,政府也應加大對‘小機場’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盧岳 王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