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發展冰雪經濟的殷殷囑托。前不久召開的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
位于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的新疆,冰雪資源豐富、冰雪文化悠久、冰雪民俗多彩。近年來,當地積極推動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經濟發展,冰雪旅游品牌日益凸顯。今年冬季,新疆各地繼續發力,推廣普及冰雪運動、開發冰雪消費新玩法,冰雪旅游持續釋放熱度。
近日,記者參加了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的“熱雪新疆”主題采訪活動,親身感受這股“冰雪旋風”。
“雪飯碗”富了一方
20日,昌吉木壘縣白楊河鄉,產業援疆暖冬行動——“文潤庭州 大地流彩”群眾村晚系列活動暨第二屆冰雪民俗文化旅游活動舉行。該活動由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揮部、福建援疆南平分指揮部指導,木壘縣委宣傳部主辦。
活動現場,特色美食香氣四溢,文藝節目精彩上演。賽馬場上,騎手們持韁縱馬、你追我趕。賽道邊,加油聲和歡呼聲不絕于耳。其間,還有姑娘追、飛馬拾銀、刁羊等馬術表演,盡顯馬背上的激情與力量。
除了民俗風情表演,農牧民還將手工制作的熏馬腸、奶制品、民族服飾等帶到活動現場售賣。白楊河鄉白楊河村村民祖木熱提當天收益可觀,他自制的奶疙瘩、馓子深受游客歡迎。
產業援疆一直是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揮部的一項重要工作。木壘縣委副書記、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揮部指揮長高國亮介紹,指揮部和木壘縣各個部門聯動,以冰雪資源為依托,把冰雪旅游和當地文化、農副產品相結合進行推介,讓木壘縣的木壘羊、鷹嘴豆等農副產品被更多人知曉。
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揮部也積極推動木壘縣農副產品走出去,在漳州設有10家銷售網點,年均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高國亮表示,后續將加大對木壘農副產品的推廣力度,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加農牧民的收入。
一座滑雪場帶富了一方。
毗鄰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的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平西梁村,也是冰雪“熱”的受益村。
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雪場是新疆5S級滑雪場,內有全國最寬的初、中級雪道,以及具有挑戰性的高山雪道,如玄奘大道、艾文大道和非常道等。2004年,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項目開建后,平西梁村村民經營起農家樂。隨著度假區聲名鵲起,慕“雪”而來的人流量逐年攀升,平西梁村又走上了“整村打造民宿”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原本趕羊牧馬的村民,經過系統培訓變身度假區的教練員、救援員、演職人員,人均月工資可達4000元。
“馬術+冰雪”同樣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18日,在位于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西湖街道馬家莊子村的馬文化產業園,馬術表演、賽馬、刁羊等活動火熱展開,贏得觀眾熱烈掌聲。
據悉,產業園還通過舉辦冬季馬術賽事,如雪地障礙賽、冬季盛裝舞步表演等項目,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馬術+冰雪”的獨特魅力。此外,園區專門打造了冰雪騎乘場地,游客可騎馬或者坐上馬拉雪橇,領略冬季自然風光。
馬家莊子村是傳統的哈薩克族民族居住村落,此前,村子主要收入來源為畜牧業。村黨支部書記徐佳明介紹,3月,該村所在的經濟開發區(頭屯河區)與新疆駿馳騰昊馬文化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對馬場等閑置資產開展設施提升改造。9月至今,該村已開展2場專業賽馬、1場哈薩克族傳統刁羊活動。
解鎖各類冰雪玩法
12月,新疆各大滑雪場“開板”迎客。無論是入門“菜鳥”還是雪場“老炮”,都能在此找到專屬雪道,解鎖冰雪各類玩法。
距離烏魯木齊市中心僅4公里的維斯特滑雪場,是當地人“家門口”的雪場。該雪場的初級賽道坡度恰好、雪面絲滑,對新人十分友善。在初級雪道的基礎上,滑雪場還開發了雪圈、雪地摩托、香蕉船、雪地坦克、親子拖拉機等多種冰雪項目。
今年雪季,全國各地許多資深滑友慕名來到新疆的雪場,挑戰自己的極限。
前不久,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的雪場和配套設施再度擴容并亮相。這處“最溫暖的雪場”,不僅當地人愛去,更吸引外地的滑友紛紛前來打卡。
在雪場的吊廂式高速纜車上,記者遇到了新疆大學退休教授趙嘉麒。有著20多年滑雪經驗的趙嘉麒見證了雪場從“馬拉爬犁”向纜車直上山頂的變遷。今年雪場“開板”后,他每周要來滑三至五次,過足了癮。
雪圈流傳一句話:“沒下過‘艾文’就等于沒有來過絲綢之路。”資深滑雪愛好者俞先生和妻子特意休了年假,從黑龍江飛過來體驗這條國內挑戰系數第二高的雪道。
“冬季運營高峰時,7條纜車每小時運力達1.2萬人次。”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負責人段玉說。
在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眼下也正迎來絡繹不絕的客人。滑雪場現有初、中、高級7條雪道,擁有全疆唯一一條賽事級U型雪道及全疆最大的室外冰上運動場地,具備滑雪、培訓、賽事、餐飲、觀光等多種功能。目前,滑雪場正迎來客流的高峰期。董事長曹加林介紹,雪場自1日正式“開板”至15日,最高日客流量達2500人次。
冰雪課入操場進雪場
18日,烏魯木齊縣水西溝中學,零下16攝氏度。
“抬頭,一二一,往高抬起……”跟隨著體育老師瑪依拉·力亞斯的口令,學生們整齊劃一地練起滑冰基本功。
滑冰課是四年級學生迪麗娜爾·沙尼瓦爾最喜歡的課程。她說,滑冰讓她感到很快樂。
水西溝中學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有著20多年開展冰雪運動課程的歷史,其冰雪特色課程在烏魯木齊市乃至新疆小有名氣,為國家和自治區輸送了一批優秀的冰雪運動人才。
“學生在二年級就開始上基礎滑冰課程。規律的訓練,讓孩子們不畏嚴寒、鍛煉了意志力,從中感受到冰雪運動的樂趣。”體育教研組組長瑪依拉·力亞斯說。
多年來,新疆持續開展冰雪運動推廣普及工作。一批有條件的學校通過開設冰雪運動課程,組織上雪、上冰實踐活動,讓“熱雪”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不僅限于校園,開闊的滑雪場為孩子們學習冰雪運動提供了更大平臺。
19日,在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的雪道上,阜康市第二中學的學生正進行滑雪訓練。該校八年級學生王子欣提起首次成功滑下初級道的經歷,仍回味無窮:“當時站在坡頂上,緊張得心都快跳出來了。后來在教練的指導下,我終于鼓起勇氣滑下去,風在耳邊呼嘯,就像在飛。”
王子欣是阜康市“萬名學子上冰雪”活動中的一員。16日,阜康市教育局在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啟動該活動,全市15所中小學三年級到八年級的5000名學生可以在雪場學習滑雪技能、體驗滑雪樂趣。
“這種大型的冰雪研學,既能培養孩子對冰雪運動的興趣,同時更容易發現有冰雪運動天賦的孩子,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培養。”阜康市第二中學副校長高鑫說。
(責任編輯 :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