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海鷹《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3月20日 第 10 版)
天空湛藍,群山連綿,一條條潔白雪道從山頂蜿蜒而下,滑雪者們身姿矯健縱情馳騁。微風輕拂,空氣清冽,讓人感到格外舒暢。
3月7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吉林省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北大湖滑雪度假區。陽光輕柔灑落,體感溫度零攝氏度左右,不少滑雪者穿著帽衫,滑累了,就在雪道下方的小桌小椅旁悠閑小憩——賞景、聊天、喝咖啡。雪場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此刻有4700名游客正在雪道上暢滑。
記者到此多次,每次都是“全副武裝”御寒,似今日這般和暖,還是第一次——竟然可以在戶外不戴手套,拿著采訪本從容記錄。
“這叫‘滑春雪’,3月正是絕佳時期,天暖雪軟,滑雪體驗感好。”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市場總監閆帥介紹,雪場共有雪道74條,當天有300多名專業運動員正在此訓練,接下來還將有多場專業賽事在此舉辦。高峰期,一天近1.5萬人在此滑雪。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的這個雪季,預計接待旅游人數超過1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5.5億元。
國風勁吹,冰雪文化漸濃
雪地上,一位身著國潮中式紅裙的女士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她叫王維琪,39歲,是一名工程師。王維琪自豪地告訴記者,這個雪季她已經能在中級道和高級道上暢滑了。她和10多位同伴從遼寧撫順開車到此。“我喜歡國風,穿上這身漂亮的中式服裝,迎風暢滑,夠潮。”王維琪說,她要多拍些美美的照片。
這個雪季,王維琪的同好者眾多,吉林市的各大滑雪場勁吹國潮風。
許多雪友被這樣的畫面吸引、震撼:畫上京劇臉譜、著一襲紅衣、伴隨《林海雪原》等經典旋律,滑雪愛好者們從山頂飛馳而下,引起觀眾陣陣歡呼……“哪吒”“黑悟空”“雪餅猴”,你方滑罷我登場。
天南海北的雪友發現,吉林市雪季里“中國風”場景越來越多。滑完雪,可以品嘗人參代茶飲,體驗推拿、刮痧、拔罐等中醫療法。通過雪場這一窗口,吉林市展示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們還搭建了冰雪大戲臺,年輕人聽京劇也是聽得津津有味呢。”閆帥說。這個雪季,吉林市將冰雪與戲曲結合,在各雪場推出戲曲演出,讓雪場變國風秀場,不斷豐富游客冰雪文旅體驗。冰天雪地中搭建的戲臺上,各大劇種選段輪番上演,夜晚,松花江畔的古戲樓與滑雪場燈光交相輝映。
吉林市被譽為“京劇第二故鄉”,百余年前,當地富商牛子厚斥資創辦“喜連成”科班(后更名“富連成”),培養出梅蘭芳、馬連良、周信芳等700余名京劇大師。這一科班歷時38年,成為京劇史上規模最大、延續最久的人才搖籃。
守正創新激活傳統基因。這些年,吉林市成立京劇傳承保護中心,通過各種方式讓非遺活化起來。如今推出的“國風冰雪秀”,就是一種創新表達。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將大流量與高質量有機融合,文化是關鍵。”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杜說。
放眼這個雪季的白山松水,長春市國際雕塑公園開設國潮冰雪燈光秀,美輪美奐;查干湖傳承千年漁獵文化,展示非遺民俗……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吉林省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活動,省委副書記、省長胡玉亭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吉林省是冰雪文化傳承創新的“基地”,通過影視、演藝、文創等產品,提升冰雪文化傳播力。吉林省設計的吉祥物“雪容融”、長白山“云頂天宮”雪雕等,成為冰雪文化的“新IP”。
雪地生金,冰雪經濟火熱
在滑雪大廳,記者遇見了從蘇州遠道而來的馬女士和她6歲的兒子小錢。馬女士細心地幫小錢戴好頭盔,小錢一臉興奮地說:“太開心了,滑雪跟拼樂高和看動畫片一樣開心,我已經會滑了!”馬女士笑著說,3月的北大湖,氣候對南方人很友好。
北大湖滑雪場是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滑雪場,先后成功承辦了第6屆亞冬會和第8屆、第9屆、第12屆全國冬運會的全部雪上賽事,先后5次圓滿承辦了國際雪聯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世界杯比賽。
北大湖滑雪場既高大上,又很親民。無論專業選手,還是滑雪小白,無論老人還是孩子,都能找到適合的賽道和快樂。
記者從雪具大廳出來,來到雪道下方的室外休息處。來自北京的郭先生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告訴記者,他是休年假到這兒滑雪的,這里溫度舒服,他已經迷上了滑雪。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夜滑,還有雪場“追風大道”上的雪地攝影師。
“雪地攝影師可是個新職業,門檻高,賺得多。既得是滑雪高手,又得是攝影高手。背著攝影器材,與滑雪者一同飛馳在雪道上,記錄精彩瞬間。”閆帥介紹,如今,活躍在北大湖雪場的雪地攝影師有50多人,其中既有專業的攝影師,也有本地從農民中成長起來的攝影師。
雪地攝影師的活躍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攝影器材租賃、照片打印等行業,為當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
冰雪熱帶來百業興,輻射帶動滑雪場周邊鄉村發展,助力村民致富。在去雪場的路上,記者看到附近村莊圍繞滑雪產業開了很多店鋪。
雪場附近南溝村村民楊寶青感慨,15年前,她開辦了大寶農家院,當時只有3間房,現在50多間,游客一年比一年多。
“吉林市地處‘世界黃金粉雪帶’,雪地資源得天獨厚,擁有全國唯一的省級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吉林市委書記胡斌說,“目前,我們正在高標準規劃建設全省首家冰雪裝備產業園,力爭通過政策賦能、資源整合和模式創新,使之成為東北乃至全國寒地冰雪經濟發展的核心區。”
冰天雪地掘金挖銀。據介紹,吉林全省現有滑雪場68家,雪道數量361條、總面積1414公頃、總長度398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脫掛式索道雪場、脫掛索道,數量居全國第一。全國滑雪里程前10名的雪場,吉林省獨占3家。
“這個雪季,吉林省的‘冰雪熱’增幅不減、熱度持續、影響力不斷攀升,特別是國際影響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胡玉亭說,預計整個雪季接待人次將超過1.5億人次,旅游總花費近3000億元。
晚上6時,雪場更加熱鬧,雪友三五成群涌進雪場。點點星光和著歡快的音樂律動,點燃滑雪者的熱情。“我特別喜歡夜滑,尤其是飄著雪花的時候,仿佛雪中沖浪。”郭先生說,所有的煩惱與疲憊都被拋諸腦后,只剩下內心深處的寧靜與滿足。
四季皆美,滑雪場全年宜游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大湖滑雪場四季皆美,夏天的滑雪場別有一番風景。雪道成了花道,各色鮮花沿雪道一路迤邐上去,開得熱烈蓬勃,五彩繽紛。站在潺潺的小溪邊,采把野花,微風細雨中,滿是青草香。
夏日的北大湖滑雪場,是夢幻般的清涼勝境,擁有22攝氏度的夏天,令人著迷向往。“我們正在突破‘一季養三季’的局面,逐步實現從單季游向四季游的轉變,打造‘四季宜游’新雪場。”李杜介紹,滑雪場的春夏秋冬各有其趣其美。
楊寶青說:“雪季過后,山野菜長了出來,空氣清新得有甜味,游客開車踏青挖山野菜的也可多了。”
“這兩年,我們精心打造了一批旅游項目。”閆帥介紹,有山間步道、山地滑車、卡丁車、露營、房車營地等項目,結合吉林市“博物館之城”建設,舉辦“滑雪場的夏天”系列文化活動,并計劃開展“京韻北大湖”票友大賽,“轉轉北大湖”吉劇演出等。
“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2021年成立后,我們深入實施‘冰雪+避暑’雙輪驅動,冰雪經濟發展態勢持續上揚,未來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試驗區黨工委書記于躍洋介紹,試驗區域內的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和萬科松花湖度假區都是中國首批國家級滑雪度假區,山體資源非常豐富,正在規劃新建滑雪場,進行分層次、分主題、分片區的滑雪場建設開發,實現冰雪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形成國際型超級滑雪大區。
冰雪試驗區蒸蒸日上。這個雪季,北大湖滑雪度假區開展文旅和體育活動50余項,精彩紛呈。既成功承辦國際雪聯單板滑雪障礙追逐世界杯、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空中技巧世界杯等重大賽事,又高質量主辦和承辦了吉林省新雪季開板節、世界寒地經濟大會、世界雪雕創意展等文旅活動27項,更有不斷推出的群眾性冰雪暢滑活動。
此次到北大湖滑雪,讓王維琪最開心的是,正趕上雪場推出三八節女士免費滑雪3天的活動。在北大湖滑雪場公眾號三八節活動專區,有許多網友留言。一位網友寫道:“20歲,獨自一人從廣州飛到吉林,北大湖見證了我太多第一次:第一次滑野雪、第一次飛跳臺。我站在雪板上看到了從未看見過的世界,在風里感受與這片土地建立起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