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假期臨近,旅游市場將再迎小高峰。近日,同程旅行發布的《2025清明小長假旅行消費趨勢》顯示,游客更愿意為多元化的旅行體驗買單,沉浸式的景區游覽、參與感更強的研學產品等受到廣泛關注。
穿漢服打卡博物館、古禮祭掃成為年輕游客的“春日限定”體驗,滿滿的儀式感激活了文旅消費。清明節假期,踏青、采茶、春日游園等相關的傳統文化節俗體驗搜索熱度同比增長75%。不少歷史文化類景區借勢推出民俗體驗場景,游客可穿漢服簪柳枝、執素箋寫追思,加深對清明節的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節俗的創意表達與情感價值正轉化為文旅融合新范式。數據顯示,北京、南京、西安、重慶、蘇州成為今年清明節假期熱門的歷史文化打卡地。
景區沉浸式體驗項目預訂熱度高,沉浸式演藝、實景劇本殺和酒店換裝體驗都是游客喜愛的旅游玩法。贛州宋潮不夜城、臨沂紅嫂家鄉旅游區、牡丹江鏡泊湖景區、銀川鎮北堡西部影城、開封萬歲山武俠城等熱門沉浸式體驗類景區清明節假期搜索熱度同比漲幅均超過2倍。
追求氛圍感的賞花踏青也是清明節出游的亮點,相關搜索熱度同比增長46%。武漢東湖櫻園、洛陽牡丹花會、無錫黿頭渚櫻花谷等傳統賞花目的地熱度最高。伊犁的杏花和林芝的桃花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各地前往伊犁和林芝的中轉聯程航班搜索熱度同比增長98%。
大眾旅游需求更加多元,以慢節奏、療愈為特點的休閑度假成為游客新選擇。清明節假期,溫泉、SPA類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23%。成都、三亞、大理、珠海、廈門等城市居民對本地民宿的預訂增長快。三亞各大度假酒店推出“海島冥想”“落日瑜伽”等療愈體驗;大理洱海民宿集群推出扎染體驗、圍爐煮茶等服務,打造“住下來即是旅行”的沉浸式休閑場景;珠海情侶路沿線“騎行驛站”、廈門鼓浪嶼“音樂慢閃店”等新業態則通過“無目的漫游”強化松弛感。
此外,清明節假期,國內體育賽事、音樂演出相關旅游搜索熱度同比增長48%。部分熱門研學游產品提前20天售罄,人工智能、自然科學和非遺文化是熱門研學主題,其受眾拓展到全年齡段人群,從“拍照打卡”轉為“動手參與”,游客不再滿足于旁觀,而是通過知識獲取、技能實踐等方式,在旅行中提升自我,體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