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
黃山是國內外馳名的旅游城市,多年來持續加大投入,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業已發展成為當地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富民強市的特色產業。今年來,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大環境,該市上半年旅游接待量仍達177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48億元,其中旅游創匯2億美元,各項主要指標均穩中有升。
黃山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除政策激勵、項目建設外,金融支撐是黃山旅游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因素。
探索“景點經營權”質押貸款
進入21世紀,伴隨西遞、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黟縣旅游經濟步入快速發展期,但大量資金持續投入的需求日益突出,而由于旅游景點土地性質和硬件配套設施不符合擔保法的有關規定,尋求金融機構支持難度大。
2005年4月,黟縣農村商業銀行以商業性開發景區為借款主體,依托景區經營權和門票收入為質押,為經營宏村旅游景區的京黟旅游開發公司發放收費權質押貸款4000萬元,在全國開景點經營權質押貸款的先河。此后,黟縣農商行先后為京黟旅游公司提供信貸資金近1億元,用于宏村景區基礎設施維護、宏村奇墅湖景區建設、旅游公路建設等。
相比更為自主靈活的農村商業銀行,黃山市幾大國有商業銀行也積極爭取總行和省行支持,創新金融產品,想方設法為黃山旅游發展提供資金保障。目前黃山市工行景點經營權質押貸款余額7億元,成為全省最大一筆的此類業務;黃山市建行將突破相關機制限制,推出了將景點經營權作為風險緩釋措施追加的質押擔保方式。
“目前,黃山市所有金融機構都已開辦景點經營權質押貸款業務,重點支持了當地17個旅游文化景點的保護開發。 ”人行黃山市中心支行行長王林介紹,到今年7月末,該市金融機構共發放此類貸款17.3億元,余額9.1億元。
金融服務輻射“旅游產業鏈”
黃山區境內坐落著黃山風景區、太平湖、翡翠谷等旅游景區,是皖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去年7月,該區太平農村商業銀行與黃山旅游發展股份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為其旗下的途馬網提供支付平臺服務,成為全省首家與旅游網站合作的農村金融機構,既為全省金農卡持卡人提供網上支付服務,也提高了途馬網的資金歸集效率。
針對旅行社資金交易周轉頻繁等特點,太平農村商業銀行還為區內各大旅行社經營者特別是導游群體通過“金農易貸·福農卡”的形式,發放個體授信貸款。目前,該行已為旅行社經營者及導游授信370萬元,緩解了旅行社資金周轉上的困難,也免除了導游攜帶大量現金的安全擔憂。去年8月,黟縣農商行也推出“金農易貸卡”業務,為從事旅游及其相關產業的個體經營者授信857萬元,累計發放易貸卡貸款926萬元。
黃山市幾大國有商業銀行為黃山旅游集團、黃山旅游股份公司累計爭取委托債權融資、信托理財產品、中期票據7.5億元;工行支持當地旅游酒店建設,累計發放4.9億元固定資產融資;建行推出單戶貸款額度不超過5000萬元的“餐飲通”產品,支持小微餐飲企業發展,并即將推出支持旅游行業客戶群體的“旅E貸”新產品;中行開辦“非物質文化遺產貸”“手藝保”、徽藝貸”等個人循環貸款,重點支持萬安羅盤、歙硯、徽墨、徽州三雕的生產和經營。
打通金融助旅“最后一公里”
“黃山市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支持旅游發展,總體走在全省前列,但仍須打通客觀因素制約的‘最后一公里’。 ”人行黃山市中心支行行長王林介紹,我國現有法律尚未明確景點經營權質押登記的管理部門,這樣容易給金融機構發貸帶來抵押權轉移和重復貸款的風險。目前,景點經營權質押主要在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開發的動產融資(權屬)統一登記平臺進行登記,具體實行風險處置時面臨很多的實際問題及隱性債務,發貸銀行只能通過辦理景點經營權抵押公證手續以及加大貸后檢查頻率等辦法來防范,且范圍大多控制在4A級以上景區。
業內人士也透露,大多旅游景點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而經營權屬于無形資產,價值很難確定,且市場交易沒有先例,加上抵押登記沒有剛性控制,導致景點經營權質押貸款風險處置難,存在制度性瓶頸。另外,旅游行業具有投資大、融資需求多、投資回報期長的特點,而大部分旅游企業經營規模不大,經營收入難以覆蓋貸款本息,加上沒有形成景點經營權質押貸款風險處置的一整套制度,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景點經營權質押貸款的發展。
采訪時,黃山市多位業內人士建議,對于景點經營權質押問題,除在人民銀行應收款質押登記系統登記外,政府應明確具體的登記部門,使質押手續進一步完善。同時,各金融機構應制訂一套景點經營權質押操作的流程,包括經營權(收費權)價值評估、質押登記、風險處置等細節。
(責任編輯 :史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