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每天處理的數據量超過100TB,這些數據可以存滿3200個32G的蘋果土豪金手機;街景數據庫容量超過2PB,相當于下載了1048576部2G的高清電影;而拍攝的照片量超200億張,這些電子照片打印成6寸紙質照片連接起來可以繞地圖75圈。
這是騰訊地圖街景工作用長度做的對比。而他們到達的高度呢?馬堯和他的團隊通過滇藏路之行到達珠峰大本營的街景采集經歷,為我們揭開了神秘一角!

騰訊街景地圖采集員正在工作中
2012年8月,馬堯以及他的隊友陳卓、劉絮開始了他們的滇藏線采集工作。那時候他們從云南香格里拉出發,沿著滇藏公路214國道向北前行,并在214和318兩條巨龍般國道的交匯處芒康轉行,途徑左貢、八宿、波密、林芝、日喀則、拉孜、定日等十多個大小城市一路向西開進。期間,他們共行走了9000多公里,路過了近20個大小城市,所經山脈河流無數,最終完成了4000公里的有效采集,全面覆蓋了滇西北、藏東南、藏西南三大塊區域,數不過來的極致景色,都被他們收入囊中。
高海拔作業拼的不是體力
這次滇藏之行馬堯團隊卯足了勁,因為這絕對是一條驢友和地圖用戶關注度很高的一條壯美高原之路。他們想要做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街景地圖,單純在原有電子地圖的底圖基礎上添加是不行的,畢竟原有的地圖底圖其數據大多只是覆蓋了一個地方的主干道,很多連車子都進不去的羊腸小道、極峰險景在電子地圖上是顯示不出來的。為了能做出不一樣的街景地圖,給大家帶來更多在一般地圖上看不到的風景,馬堯和他的團隊經常一次又一次深入險境,或深入搓板顛簸土路,這時候街景團隊研發的步行采集裝置“步采背”發揮了重要作用。

騰訊街景地圖采集員正在工作中
據馬堯描述,有一次在從定日前往珠峰大本營的搓板土路上,由于路段過于坎坷,設備內部的線路直接被扯斷,設備外殼的螺絲也在不斷顛簸中大量脫落,幾乎成為碎片。“沒有辦法,最后我們還是使用“步采背負”完成了最后的6.9公里的數據采集。”
“顛簸一般會導致衛星定位不準,如果不能克服路面顛簸得狀況,采集到的畫面也會斷斷續續。好多次為了補全畫面,讓畫面看起來更加平穩清晰,我們經常折回原處補拍,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4000公里的有效采集上卻行走了9000公里的原因。珠峰大本營的高清畫面就像一個沖刺,為我們這次滇藏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馬堯表示。
在街景采集的時機把握上,主要負責車采的陳卓說,“我們一般會在上午10點的時候開始采集,下午3點差不多就不適合了,因為當太陽西斜的時候,兩邊的光線造成的明暗程度是不一樣的,影響街景效果。”

騰訊街景地圖采集員正在工作中
當設備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區域工作時,會經常有以前不曾遇到的問題。
“我們首先需要應對高原反應,人和設備都需要。”,團隊的硬件工程師劉絮介紹說,東達山是左貢附近最高的一個山峰,被稱為“生命禁區”,海拔5100米,除了一年四季地高天寒,長冬無夏之外,空氣中含氧量很低。
“一整天我都處于半休克狀態,高原反映非常劇烈。”陳卓向記者風趣地表示,“設備也要應對高原反應,電池在低溫環境下也會出現不穩定狀況,為此我們做了充足的備用電源。”
八九月份多雨的藏東南也常常讓馬堯他們感到手足無措。“我們曾有過‘定日一凍’的難忘經歷,那次室外零下10度,我們穿一身秋裝被凍得哆嗦,喝了幾壺酥油茶,晚上蓋了三層被子才暖過勁兒。”回憶起之前的經歷,馬堯笑著說,“不過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都不叫事兒,畢竟我們的付出都是有價值的,換來的是‘活的’街景,某種程度來說,我們充當的是用戶的眼睛,記錄的是伸手可觸的極致美景。”
勇于探索,無限可能。這種要完美街景將各種不可能變成可能的精神在街景團隊里深入人心。
欲善其事必先工其器
滇藏線街景地圖采集的圓滿成功,使得騰訊經過幾年自我研發的拍攝系統經受了最嚴酷的環境考驗。如今,騰訊街景團隊幾百號人在全國各地馬不停蹄地持續采集著街景。
據記者了解,馬堯團隊所使用的是騰訊自主研發業界領先水平的街景拍攝設備,拍攝圖像突破了工業相機的限制,具備單反畫質,被后來者的競爭對手爭相模仿;而其街景背負系統輕便實用,可以廣泛應用于小巷、室內、景區等不便通車的區域。

騰訊街景地圖采集員正在工作中
“為了保證街景采拍的高質量,目前我們使用的街景采拍設備已經升級到六代,能很好地適應不同地形下的采集,如車采、步采、小推車、水面船采等,包括未來的空中和海底設備都有可能推出。”在騰訊街景地圖有諸多采集經歷的隊友陳卓表示,“我們現在使用的街景車穩定性高,時速超過80公里時也能正常工作。”
為了輸出給用戶最好的街景地圖,騰訊街景團隊已經有22項技術專利。可以實現在非GPS定位條件下精度達到30米,全球定位準確率96.76%,國內定位準確率99.48%。

騰訊街景地圖采集員正在工作中
目前,騰訊旗下的街景地圖上線的城市及地區已有74個之多,且在不久后將突破百城大關,是我國覆蓋城市最多、產品功能最豐富的實景地圖平臺。這期間,不管是從交通干道到不起眼的巷尾小路,從高原雪山到天涯海角的熱帶風情,還是從呼倫貝爾大草原到茫茫的戈壁灘,像馬堯、陳卓、劉絮這樣的騰訊街景地圖采集員沒有停止工作。

圖為騰訊街景地圖中的珠峰遠眺
“騰訊地圖街景團隊相信,一切可以用地圖全景表達的,我們都能做到。為了實現這個理念,我們在持續探索水陸空采集的各種可能,只為給用戶呈現最真實的全景。”馬堯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