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足石刻---釋迦涅槃圖
炎炎夏日,在重慶大足寶頂山上,一眾文物專家們正小心翼翼地為千手觀音貼金穿衣。在7年前,也正是夏日的一天,千手觀音的一只手指突然掉落地上,警醒世人大足石刻正在加速衰老。“大足石刻的斑駁之身如同千歲老人的多病之軀。”學界專家一致斷言,石刻最終會趨于消亡。遺跡即便會消亡,但石刻所承載的歷史文化精神必須傳承下去!在此背景下,眾多專家呼吁,建立“大足學”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為后人保護好寶貴的遺產。
大足石刻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開鑿于初唐,歷經五代,石刻興盛于兩宋,被譽為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石窟藝術最后的豐碑。
千年前,大足工匠在崖壁上石洞里,一斧一錘鑿刻出舉世聞名的大足石刻。而今,千年后,為了傳承大足石刻的文化遺產,越來越多的有著文化自覺的有識之士挑起歷史使命,為創建“大足學”奔走疾呼,正在努力“鑿刻”“大足學”這門新興的學科。
但目前“大足學”的學科創建工作,主要由大足區地方政府和部分對大足石刻有深入了解和熱愛的學者、專家在極力推動。單靠這些力量尚顯不夠。專家呼吁,“大足學”作為傳承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學科,對國家乃至世界文化的傳承都有著特殊的意義,理應得到多方關注!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