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期間,大堵車已在各地不停上演,有的旅客早有準備,帶足零食、飲料,有的還帶著凳子、撲克,堵車時甚至有車主在路上遛狗。
這些尷尬畫面儼然已成為國慶長假出行的“必選動作”,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上升,堵車路段越來越多,堵車時間越來越長。大堵車的原因很多,核心矛盾只有一個:出行時間過于集中,避峰出行的回旋余地愈來愈窄。這呼喚著休假制度需要進一步細化,家庭休假渴望得到制度尊重。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11月27日,我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突破3億大關,其中汽車駕駛人2.44億人,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全國民用機動車保有量達2.64億輛,其中汽車1.54億輛,數量居世界第二位。北京、成都、深圳等10個城市汽車超過200萬輛。
如此龐大的一個群體,每年可以有充足時間拉上全家人自駕出行的最佳時段非春節和國慶兩個大假莫屬。長假大堵車,能否倒逼休假制度進一步改革,以適應不斷增長的人民群眾出行度假的需求呢?
國務院辦公廳已經提出了優化休假安排的辦法,在2015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中,為優化休假安排,激發旅游消費需求提出以下意見:一是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并抓好落實。二是鼓勵錯峰休假。在穩定全國統一的既有節假日前提下,各單位和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帶薪休假與本地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安排錯峰休假。三是鼓勵彈性作息。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而在具體執行中,職工帶薪休假,卻往往只能獨善其身,配偶、子女同期休假于法無據,得不到有力支持,錯峰休假仍然是“畫餅”。那么,是否可以從家庭的角度去考慮休假,把假期安排的更人性化些呢?
誠然,休假對于雙職工家庭雙方的單位來說,存在著情況溝通的麻煩,但只要有好的出發點和細致的制度設計,做好計劃,調整工作節奏,家庭同期帶薪休假是可以做到的。這樣的同期休假,不應該是個人的特殊申請,而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更應成為法律保護的制度,從而緩解全國統一放假出行的緊張,釋放道路資源。
(責任編輯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