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5月11日電 (劉薛梅 李亞龍)11日,甘肅臨夏州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區域總部在蘭州簽約兩條道路建設項目,項目均采用PPP+EPC+可行性缺口補貼模式,總投資近200億元。
本次簽約的兩條道路建設項目分別是永靖至大河家沿黃河旅游一級公路和臨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項目。
據臨夏州委書記楊元忠介紹,永靖至大河家沿黃河旅游一級公路全長93.297公里,項目投資112.8億元;臨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全長53.2公里,項目投資84.6億元。計劃今年8月開工,2019年全面建成,兩條道路的建設,對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結構、暢通出省大通道、融入甘青川大旅游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項目建設中,臨夏州將依托庫區旅游資源,融合嵌入旅游、體育、生態、文化等元素,著力打造全國皮劃艇訓練基地、高原自行車訓練基地、高原長跑競走訓練基地,努力把沿黃河旅游一級公路建成甘肅重要的開放發展路、產業富民路、旅游觀光路、生態景觀路。
目前,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區域總部在甘肅省在建項目合同額已達到400多億元,其中在臨夏在建項目合同額4.72億元。西北區域總經理郭力說,臨夏是古絲綢之路重鎮,也是甘肅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通過PPP+EPC+等多種方式,將充分發揮中交建的投融資、設計、施工、管理、運營等全產業的優勢,將合作項目建成一個具有臨夏地域特色的文化項目。
楊元忠說,兩條道路的建設,不僅能推動形成臨夏州各縣市互聯互通的快速交通圈,優化交通網絡布局,縮短縣市之間的時空距離,而且能改善臨夏通往青海的西出口,與青海川口至大河家高速、循化至隆務峽沿黃河旅游高速、沿黃一級、川官二級對接相連,在大河家形成3條高速、2條一級、2條二級的綜合交通網絡,形成甘肅向西進入青藏的交通樞紐。
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康軍說,臨夏是甘肅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此次項目建設可改善甘肅少數民族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暢通甘青兩省的大通道,促進旅游產業的開發和發展。有效緩解政府財政支付壓力的PPP+EPC+模式,是以先進投資理念合作建設重大項目的一次探索和實踐。
PPP+EPC+可行性缺口補貼模式是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經營(PPP)、實行設計施工總承包(EPC)。政府指定平臺公司作為政府代表方和社會投資人用政企合營方式成立項目公司,項目公司負責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移交等事宜。(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