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草原天路成北京后花園
游客在沿途拍攝美景。 張家口日報社 吳殿森/攝
延慶的空氣質量在北京首屈一指,而作為聯手申辦冬奧會的兄弟城市張家口,也以常年空氣質量優良、更擁有著被稱為“中國66號公路”的草原天路風景區,備受北京游客的青睞。
草原天路成避暑勝地
暑假剛到,市民張先生就帶著兒子自駕去了張北草原,這是張先生一家每年夏天的常規旅游線。張先生說:“這里被稱作‘中國的66號公路’,一路開過去天路蜿蜒向前,仿佛伸到天的盡頭,兩旁是綠油油的草原,兒子可以在這里瘋跑,媳婦兒喜歡在這里自拍,再發個朋友圈,一家人都特別高興。”最讓張先生心儀的是張北草原的氣溫和空氣質量,“這里比北京涼爽太多了,要是遇上有風有雨,感覺還有些冷,特別適合避暑。”
和張先生一樣,越來越多的北京市民傾心于張北草原景區,每到周末,并不寬敞的“天路”上車流如織,其中至少有一半來自北京,因此堵車的情況時有發生。五月初,草原天路還試行過一段時間的收費政策,盡管游客對此有不同看法,但并不妨礙北京市民對它的喜愛,試行22天后,景區取消收費。
六鄉鎮組隊清理垃圾
游客云集給草原天路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僅清理垃圾就成為一項繁重的任務。今年4月,天路沿線的張北縣小二臺鎮、 臺路溝鄉等六個鄉鎮成立了衛生隊,負責域內草原天路兩側一公里的垃圾清理工作。
50多歲的張強是衛生隊的一名清潔工,早晨不到6點,他就戴上草帽和工友們上崗了。黃色的草帽,黝黑的臉,一手拿著根1米多長、下邊帶爪的撿垃圾專用器械,另一只手提著個大號塑料袋……每兩公里1名清潔工,6個鄉與張強一同上崗的有100多人。
小二臺鎮地處草原天路中部,域內有草原天路重要景點———南泥河空中草原,是游客最多的地段,也是垃圾較為集中的地段。為了趕在游客駕車到來前把垃圾撿干凈,張強他們必須每天早晨6點趕到草原天路, 從6點干到8點,下午三四點鐘再清理一遍。“兩公里的路段,每天撿到的垃圾有二三十袋,三四十斤重。”張強與記者說著話,手里的活兒一點沒耽誤。
在草原天路景區采訪時,記者記下一組沉甸甸的數字:今年端午期間,來張北草原天路自駕車輛達20000多輛,130多公里路段上,每天收集垃圾達30多噸,全路段60多個垃圾箱全被塞滿。
荒山造林兩萬畝添新景
松濤林海,滿目綠色。5000畝山地上,一株株落戶在此的樟子松、沙棘樹苗迎風舞動,蔚為壯觀。這是投資6000多萬,給草原天路增添的“景色”,今年張北縣在草原天路西段實施荒山造林兩萬畝。
雞冠山是草原天路中的一個重要景點,但許多地方還是荒山原貌。兩三厘米厚的焦黃土層下,全是石頭,機器運不上來,全靠人工。初見蔣慧,就是在雞冠山腳下。灰褂子、黑褲子、一雙旅游鞋,怎么也不能把他和縣塞北林場場長的“身份”掛起鉤來,他說起這里的綠化一臉自豪。
“這些樹種起來特別不容易,可為了讓天路更綠、更美,再難啃的骨頭我們也得啃。”蔣慧把眼前樹坑里的苗扶了扶,用力踩了幾腳坑土,把土踩瓷實。
今年,張北縣投資5.2億元,計劃造林40多萬畝,其中草原天路荒山造林兩萬畝。為了完成任務,蔣慧和同事們2月份就開始上山測量、設計圖紙。零下20多攝氏度的低溫,滿山二三十厘米厚的積雪,人走上去一步一出溜。進山不到半天的工夫,棉鞋就進了雪水,浸著腳冰涼冰涼的。
記者了解到,張北縣縣財政部門引入社會資金,用于草原天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了服務接待能力;縣交通部門專門設立地方道路管理站,不定期對道路進行維修、路面養護等。
■新聞鏈接
2020年 延慶PM2.5降至年均35
相比于常年天朗氣清的張家口,北京也有塊凈土。延慶區自2013年開始監測PM2.5以來,這里的空氣質量已兩年位列全市之首。到2020年,延慶PM2.5將降至年均35微克/立方米。
西與張家口市懷來縣接壤,北與張家口市赤城縣相鄰的延慶區,是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是全市唯一全境域都是水源保護地區,森林覆蓋率達57.46%,“干凈指數”連續5年全市第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1.88平方米,空氣質量長期保持全市前列,被譽為“北京夏都”。
去年延慶PM2.5年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下降了10.3%,比全市平均濃度低24.3%,PM2.5年均濃度之低在全市各區排名中位列第一。從2002年北京市對各區實施空氣質量監測考核以來,到2015年的14年中,延慶空氣質量9年居全市前列。2013年開展PM2.5監測以來,到2015年3年間,延慶區兩年位居第一。
2020年底前 基本“無煤化”
延慶是山西、河北、內蒙古的進京通道,治理尾氣污染也是大氣治理的重點。延慶堅持在5個進京路口24小時對進京車輛進行監管,對尾氣不達標車輛堅決勸返,進京方向車輛由2012年每天1.5萬輛左右減至現在每天7000輛左右。
作為全市16個區中唯一沒有接通管道天然氣的地區,延慶供暖基本采用燃煤,因此延慶加大打擊劣質煤經營、運輸等行為的力度。為確保2019年世園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延慶力爭“十三五”末在全市率先達到國家標準,為此,將爭取完成8個棚戶區5000戶平房院改造,預計可減少燃煤25000余噸。同時加大燃煤治理,力爭到2020年年底前,全區除極少數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偏遠村莊實施優質燃煤替代外,基本實現“無煤化”。
此外,延慶力爭用2至3年時間對15個鄉鎮及媯河沿線28個村莊和9條支流的200余個村莊實現污水收集和治理全覆蓋,清退和治理媯河沿線養殖場。
北京晨報記者 吳婷婷
張家口日報記者 張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