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驢友戶外活動的高峰期,不少驢友通過朋友邀約、網上招募等方式,三五成群便向各大險峻山地挺進,殊不知各種復雜危險情形也在悄然臨近。
3日,位于阿壩與德陽交界的九頂山又傳來山難噩耗,一名來此越野跑和登山的驢友,不幸在大霧中墜下百米懸崖。當地組織公安、消防、民間救援隊數次進山搜救,終于在8月2日下午找到這名失事者,但遺憾的是早已沒有生命跡象。經初步證實,這名遇難者是成都一所高校的在讀研究生,目前其家屬已從家鄉趕到四川處理善后。
據記者粗略統計,這已是近一個半月以來,在四川發生的第5起戶外探險遇難事件。在圈內人士看來,這沉重的死亡記錄背后,諸如“戶外速成班”等戶外運動的亂象尤為值得警醒。
山難之悲
意外
遇大霧墜落百米懸崖
3日上午,華西都市報記者聯系上遇難者的好友張先生。也是戶外愛好者的他,在事發后曾多方聯系救援人員協助搜救。
據張先生介紹,遇難者是在7月31日和另外4人相約,一起到九頂山進行越野跑,當天到了茂縣南新鎮,而后從南新鎮方向開始登山。但到九頂山后,當地天氣狀況不佳,其中1人直接放棄了。而其余4個人開始登山后,途中因為海拔越來越高身體吃不消,又有2人途中放棄折返。最后,只剩遇難者和另外一名驢友繼續登山。
張先生稱,二人成功登頂后便折返下山,正是在下山的途中遭遇大霧,兩人走散了,遇難者則因大霧看不清路發生了意外,失足墜下一處落差100多米的懸崖。
參與搜救的茂縣消防中隊相關人員告訴記者,最后發現遇難者墜落地點在九頂山一處主峰,海拔超過4000米。
搜救
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
與遇難者登頂的另一名驢友發現異常后,立即和朋友聯系并報警求助。
8月1日接警后,茂縣當地公安和景區救援人員隨即第一次進山搜救,但途中遭遇大霧無果。8月2日大早,茂縣消防中隊和數名有經驗的救援人員一起,第二次進山搜救。當日下午3點多,救援人員終于找到遇難者,墜落于一個落差 100 多米懸崖的底部。救援人員繩降到懸崖底部時發現,遇難者躺在崖底一處河灘里,頭部嚴重受傷,早已經沒有了呼吸。救援人員將其遺體打撈上岸后,但因天黑并且天氣狀況惡化,只得先行撤出。
3日凌晨,茂縣消防中隊指導員溫尤駒和排長周雄帶隊第二次出發,但將遺體運出的原計劃又因暴雨不得不延后至今日。
解釋
朋友稱遇難者絕非盲目登山
據了解,遇難者今年25歲,廣東人,為成都一所高校的在讀研究生。目前,遇難者的家屬及所在學校師友已趕到茂縣處理后事。
驢友九頂山遇難的消息傳出后,有些網友認為遇難者和幾位驢友缺乏戶外經驗,盲目從事高海拔登山運動,不但自己遭遇意外,也讓大批救援人員付出巨大的搜救成本。對此,張先生有些難過。他告訴記者,遇難者是一位有五六年戶外經驗的驢友,而且為人熱心,參加過藍天救援隊的一些定期培訓,雖然現在還不是正式隊員,但已經參與過好幾次戶外救助和搶險。
“這一次九頂山,完全是因為意外。山上遭遇大霧,對每個驢友來說,都是險峻的挑戰。”張先生說。
山難之憂
“戶外速成班”害人松散團隊極易出事
現在,成都就有不少“戶外速成班”,這個概念是害人的,這讓不少年輕人不明就里的信心爆棚。
“我行其野,肆虐撒野!九頂山看日出,星空、花海、徒步、篝火晚會……帶著帳篷,背著背包,這個夏天我們一起出發吧!”華西都市報記者在本地戶外論壇上看到不少此類以戶外俱樂部名義招募團友的帖子。
九頂山因為風景優美,且距離成都近,近年來成了不少都市人戶外游玩的目的地。不過,資深戶外人士告訴記者,九頂山海拔高,特別是氣候復雜多變,危險性極高,戶外經驗不足的人須謹慎前往。四川省山地救援總隊一位資深山友告訴記者,在為遇難者深深惋惜的同時也想提醒越來越多喜歡上戶外運動的年輕人,對山地的危險性要有足夠的警惕性,千萬不能在戶外運動中“任性”。
這位資深山友還不無憂慮稱,如今,不少人打著戶外探險俱樂部的名義,招募團隊進行各種戶外活動,一味宣傳目的地風景有多美,卻回避危險的信息。很多年輕人也缺乏戶外探險經驗,甚至基本的裝備都沒有,就敢去從沒去過的高原、深山、峽谷進行戶外活動。現在,成都就有不少“戶外速成班”,這個概念是害人的,這讓不少年輕人不明就里的信心爆棚。
作為山友,他特別提到,驢友和山友在戶外探險方式上完全不一樣。驢友行程比較輕松,背個包可以進行徒步等活動,裝備上和山友完全不同,山友從事一項比較復雜的戶外探險活動,一定是有充足的裝備。而且,最大的不同在于山友不論隊伍有幾個人,一般會有協作向導,一定會選出誰是隊長,彼此有明確的分工協作。如果在戶外探險途中出現狀況,有一人掉隊,那整個團隊都不再繼續,根據彼此分工完成救助、撤退等任務。
而這次遇難者的團隊,從情形上看,就屬于常見的驢友集合,通過朋友邀約或網上組團,彼此比較松散和自由,即使有人掉隊和退出,其他人還是要繼續登山,而這就在無形中就增加了危險系數。
“就登山而言,一些人認為幾千米的山不高,就放松了警惕,不按規矩攀登,這是非常危險的。”他最后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