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1月9日電 (楊光振)記者于8日從貴州省召開的“2017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貴州實施的2014年至2016年水運建設“三年會戰”圓滿收官,創下了多個歷史之最,更有全省建成的高等級航道里程達851公里,居中國14個非水網省(市)首位。
貴州地處中國西南腹地,是“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的內陸省份,但處于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上游的交錯地帶,水資源總量豐富,具有分布均、造價低、發力高、區位優等特點,每平方千米擁有水能資源106千瓦,位列中國第三。
2014年,貴州為了加快水運通道和港口建設,以打通“北入長江、南下珠江”的水運通道,希望實現內陸省份也能“通江達海”,貴州開始了為期3年的水運建設大會戰,加快建設烏江、紅水河水運主通道,以連接連接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區;同時,加快建設赤水河、都柳江、清水江、錦江等水運出省輔助通道。
水運建設大會戰期間,貴州累計完成水運建設投資75.27億元,是會戰前投資總和37.25億元的2倍;累計實施項目35個,建成項目數量相當于“十五”期的8倍、“十一五”期的2.7倍;新增港口500噸級泊位40個,全省港口泊位數達490個,新增數量占2008年以來新增泊位數比例達35%,建成四級高等級航道達851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23%,改寫了貴州無高等級航道的歷史。實現了投資增速最快,建成項目最多,港口泊位最廣,建成高等級航道里程最長等多個歷史之最。
歷經三年,于2017年1月6日,隨著一艘500噸級貨船順利翻越貴州省思南縣烏江峽谷中的思林水電站大壩,標志著貴州省“黃金水道”的烏江航道全線通航,貴陽北入長江的水運通道打通。
據貴州省交通廳廳長王秉清介紹,在全力構建“大交通”的戰略部局下,貴州將在2017年完成1900億元的交通投資,其中要確保完成對公路水運投資1650億元,繼續加速推進水運建設。建成都柳江從江、大融航電樞紐工程,協調推進構皮灘通航設施建設,爭取早日打通南下珠江的水運通道。同時,全面推行河長制,加強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以及水環境治理等工作。
除了水運建設,貴州省已建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5433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并建成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成830公里;建成農村公路2.37萬公里;也形成了“一干十三支”的機場航線格局。貴州的“大交通”網絡正在不斷助推貴州這個內陸省份的開放與發展。(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