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左登基
作為布依族的全國人大代表,喜歡穿著民族服飾的貴州省政協副秘書長黃惠玲總能成為兩會的一道亮麗風景。
黃惠玲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反復囑托,“一定要幫我們呼吁古苗疆走廊,這是形成貫通中西、南北呼應、中有回路的‘一帶一路’格局的關鍵,對于確保我國的能源通道、國際貿易、國家安全、軍事戰略、西南崛起、脫貧攻堅等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什么是古苗疆走廊?據黃惠玲介紹,歷史上,古苗疆是一條著名的國際通道,作為連接湖廣與云南的一條陸路通道,1413年貴州建省、1664年湖南分省、明清時期云南政治經濟中心東移昆明、四川經濟中心向東南部轉移,都與這條古驛道直接相關,它也是與藏羌彝走廊、河西走廊、南嶺走廊、武陵走廊齊名的五大民族走廊之一,與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一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說起古苗疆走廊上的風景,黃惠玲不僅如數家珍,更是飽含深情。在她看來,“多彩貴州風”在這條走廊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個市州都有不一樣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都是‘多彩貴州’的靚麗元素。”從黔東北“地無三尺平”的山地特色,到黔東南“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的民俗風情,再到“爽爽貴陽”的宜人氣候,黔西南“旅游產業旺起來”的大好形勢,保存良好的自然山水、地處古苗疆走廊核心位置的貴州,色彩之斑斕令人艷羨。
然而,也是由于貴州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積的90%以上,導致全省交通基礎設施薄弱、工業發展環境較為滯后,人流、信息流進出不便,很多資源“藏在深閨人未識”,古苗疆走廊也是如此。黃惠玲說,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西南諸省唯有貴州未被列入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這條“國家走廊”和“國際走廊”的重要地位和價值未被充分認識到。
黃慧玲建議,一是利用和整合古苗疆走廊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將其融入“多彩貴州”“全域旅游”之中,進一步彰顯貴州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深化與云南、四川、湖南諸省區域旅游合作,加快與緬甸、印度等國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將其打造成為全球的文化亮點;二是政府部門應撥出專款,組織專門機構與人員,加強對古苗疆走廊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保護、整理和宣傳;三是組織專家學者進一步調查古苗疆走廊在國際和地區合作中的重要歷史文化價值。
(責任編輯 :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