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新聞發布會現場。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 宋宇晟)12日,“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此前因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而頗受關注的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成功入選。
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有: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陜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湖南桂陽桐木嶺礦冶遺址。

路縣故城城址平面示意圖。主辦方供圖
據主辦方提供的終評會資料顯示,2016年,“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已勘探122萬平方米,發掘4萬余平方米,發現漢代路縣故城城址及其周邊的墓葬群,清理古代墓葬1146座,出土各類文物萬余件(套)。
目前相關發掘進展如何?“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項目負責人孫勐表示,目前仍然是根據勘探在進行發掘!皩τ诠懦浅莾,我們主要是要研究它的功能分區;城外主要要勘探清楚漢代遺址區地下埋藏具體的內含和性質!
他還透露,“今年應該要清理古城的一段城墻、南門和城內的水渠”。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主辦方提供的終評會資料中的“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項目。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記者了解到,這座漢代路縣故城位于今天的北京通州區潞城鎮古城村,城址平面呈近似方形,北墻基址長606米,東墻基址長589米,南墻基址長575米,西墻基址長555米,總面積約35萬平方米。
作為本次評審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劉慶柱告訴記者:“這個城址在書上有提到,但此前一直不知道在哪。通過去年的發掘,我們才證實了書中記載。事實上,當年這個地區就是北京的東大門!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新聞發布會現場。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劉慶柱認為,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對于考古意義重大!翱h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級行政機構,從秦始皇就行郡縣制。但漢代的縣城是什么樣子?我們一直不太清楚!
在他看來,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的發掘將揭秘中國漢代縣城的形制。

胡各莊村墓葬群航拍全景。主辦方供圖
劉慶柱還指出,一般歷史文獻多記載都城這類較高級的行政單位信息,而縣這種比較基層的行政單位文獻很少記載。“那么歷史上縣這一級如何進行管理?從考古來說,就要通過縣城體現。因此這個縣城還需要大量工作去做。比如里面縣衙門在什么地方,縣衙里面的布局是什么樣子的,哪些是司法機關,哪些是行政機關,哪些是倉儲、經濟管理機關。這就是下一步要做的。”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主辦方提供的終評會資料中的“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平面示意圖。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除了古城遺址,考古工作者還在以路縣故城為中心的2公里半徑范圍內,發現了大量戰國至明清時期的墓葬。資料顯示,2016年發掘的墓葬數量共計1146座。

南城墻南側剖面夯層。主辦方供圖
對此,劉慶柱認為,北京地區歷史上就處在長城沿線,是民族交融的地區!扒∏⊥ㄟ^這些墓葬反映了這種民族交融。城里的東西到今天已經看不見了,但墓葬里面的得以保存,這就可以把歷史活化出來了!
對于正在進行的考古發掘,劉慶柱稱,作為一個兩千年前的縣城,進一步細化發掘不是短期的工作。“這么大范圍、這么大面積,從考古來說,不是幾年能夠完成的。所以以后可能要辦成一個遺址公園,既對外展出、利用,同時也要進行科學研究、發掘。這需要一個過程。”他說。

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出土的陶豆。主辦方供圖
據中新網此前報道,北京市通州區委書記楊斌曾表示,“十三五”期間,通州區將對區內文物分層分區進行保護,下一步將按照總體規劃,建設博物館進行保護展示。
楊斌還曾稱,通州新城的遺存文物將采取不拆、不遷、不改,逐步修繕或改善整體環境的保護方式,做好大運河沿線、“三廟一塔”、南大街、張家灣古城遺址等重要片區的專項保護利用規劃。
對此,劉慶柱還直言,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正處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中心”!斑z址正好在北京市政府新的行政辦公區域,能夠將遺址保留下來,一方面說明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北京市政府對于這項工作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考古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終才取得這樣的成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