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申城氣溫攀上30℃高峰,白天走在陽光下,甚至有些炙烤的感覺。這種天里,孵孵夜公園最愜意了。本月1日起,本市133家公園延長開放,至今已有10天。夜公園,究竟受哪些人歡迎?為了豐富市民的夜鍛煉場所,公園管理部門又做了哪些準備?
夜公園數量已達133家
“早就盼著公園延長開放,可以去公園里繞圈快走了。”晚上7時,市民白女士在交通公園里,園里熱鬧非凡,不少老人趁著夜色鍛煉健身,熱鬧程度并不亞于白天。而白領馬耘則表示,公園延長開放不僅受老年人歡迎,也受“夜跑族”的青睞:“要是所有公園都能開放到晚上10時,那對我們上班族來說就更好了。到家吃好晚飯,可以隔一個小時,消化消化,再來跑步。”
記者從市公園管理部門了解到,今年上海延長開放的公園已達133家,在去年89家的基礎上增加了44家。其中,有43家公園是全天24小時開放的,比去年的31家增加了12家。此外,在133座公園里,有76家公園全年實施延長開放,56家公園半年(5-10月)實施延長開放,1家公園延長開放期為7-10月。
與2011年本市剛開始試點公園延長開放相比,7年來,不僅公園數量比首年的35家翻了近兩番,延長開放期也從三個月拓展到了半年甚至全年。
人防+技防保障安全
延長開放時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中,管理部門考慮較多的,一是安保,二是會否影響周邊居民的晚間休息。“要說看花,肯定是白天看得清楚。開放夜公園的目的,并不是增加游客量,也不是滿足市民欣賞園藝的需求,而是滿足老百姓鍛煉健身的需要。因此園方更多的注意力會放在安全保障上。”市公園事務管理中心副主任朱虹霞表示。
上海植物園延長開放后增加了重點區域(特別是水邊)的安保巡邏頻次,并在4處水岸邊安排定點巡邏的安保人員,其他區域施行兩人結對巡邏。辦公室每天都有2名工作人員值班到19:30,包括一名園領導,辦公樓24小時有安保人員在崗。
不僅安保力量要增加,設備設施也要有提升。現有13座公園的靜安區,有11座實行延長開放,其中6座公園全時段開放,5座公園夜間開放至22時。以位于芷江西路街道新馬路上的交通公園為例,在改造中拆除了原有的圍墻,實施了燈光、監控、供電擴容等工程,終于以嶄新的面貌“開門迎客”。區綠化部門也充實了現場管理和保潔力量,配備專業安保人員,加強日常管理和文明游園宣傳力度,杜絕噪聲擾民、流浪乞討等不文明游園行為。
楊浦今年有9家公園延長開放。管理部門改善硬件設施,共維修了29個路燈,并配備應急燈、對講機等,消除安全隱患。
“夜公園”和“夜門診”有別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公園延長開放的時間各有不同。有的是5-20時,有的是5-21時,最晚的延遲至22時閉園。開放的區域也有差異,比如有些公園會在夜間封鎖假山或河面,只開放照明條件較好的主園路。對此,公園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公園的開閉園時間,不能簡單地“一刀切”,必須按照各區甚至各公園的實際情況,再結合周邊居民的意愿來調整。
業內人士認為,“夜公園”畢竟和“夜門診”不同。哪怕有一個人有需求,夜門診也得開,因為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危。但夜公園并不是必需品,并非所有人都會半夜三更去公園,不能為了個別人的需求而浪費大量公共資源。因此,夜公園是否開放、何時開放,應尊重大部分人、尤其是有切身利益的周邊居民的選擇,將資源合理配置,以實現更有效率的社會管理。
記者還獲悉,今年7-8月的暑假期間,連續舉辦了多年的“免費電影進公園”活動仍將如期舉行,100多場有趣有益的電影,將輪番在各區公園里上演。帶上小板凳,走進大公園,看看老電影,涼風習習的夏夜,這樣的消夏方式更能體會這座城市的“溫度”和情致。 (記者 金旻矣)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