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外出乘涼,家門口的公園綠地就是最好的去處。看著草長鶯飛、鮮花開放、綠樹成蔭,一定是件愜意的事。對于住在賽罕區阿剌海公園附近的居民來說,這樣的場景即將成為現實。

公園整治前
位于賽罕區包頭大街南側的賽罕區阿剌海公園里,綠意盎然,草坪面積很大,紅艷艷的花朵點綴其中,間隔種有各種樹木,一些工人正在忙碌地鋪設著園中道路。“等這個月底,路修好了、驛站完工了,公園就能完全投入使用了。”施工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有些居民已經迫不及待地來公園散步、鍛煉了。

阿剌海公園一角
據了解,這片現在郁郁蔥蔥的公園,原來卻是一片充斥著各種建筑垃圾的巨大渣土堆。
正在公園里散步的附近居民張大爺對此深有感觸,“就在一年前,這里還是渣土堆,一出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垃圾堆,擱在誰心里能好受?現在好了,你看看,幾個月功夫就變了個樣,路通了,路燈亮了,出門不遠就是公園,推開窗戶就能看見綠地,聞見花香……”
“老百姓的幸福其實很簡單。”張大爺告訴記者,就因為這個公園,他的一個好朋友也在他所居住的小區買了房子。
“正在建設的阿剌海公園是為紀念阿剌海公主而得名,公園里大約有50多種植物,包括云杉、樟子松、油松、國槐等喬木,還有一些亞喬木、灌木等。整個公園以蒙元文化為主,后期還要做一些雕塑及展板來講述阿剌海的生平事跡。”賽罕區綠化辦副主任高建軍告訴記者,在渣土堆上建綠地公園是經過反復測算和調研的,希望通過這一舉措,不僅改善群眾的生活環境,還能使渣土堆得到有效利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賽罕區共有像這樣的渣土堆32處,占地近1500畝,經測算,如果要清理、傾倒這些渣土,其所需要的費用大得驚人。為了合理利用資金,切實改善居民周圍環境,今年,賽罕區在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根據每個渣土堆所處的不同地理位置和現狀對其進行改造。在前期征求百姓意見的基礎上,賽罕區按照百姓需要,投資了2.5億元對轄區內的渣土堆進行了綠地和公園的改造。
“這么熱的天,不僅能在公園里散步、跳舞、健身,附近還有籠式足球場和青城驛站,政府可給我們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張大爺高興地告訴記者。
“環境變美了,我們的生活檔次也提升了。”家住附近民望家園小區的居民徐阿姨告訴記者,“我們期待公園快點兒完工,老姐妹們能盡早在公園里跳舞、嘮嗑。真心感謝政府給我們建了綠地公園。”
(記者 劉軍 通訊員 胡海波 )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