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困戶謝玉真在清運垃圾
6月20日上午10時,虞城縣城郊鄉郭土樓村村民謝玉真在烈日下忙碌著,將一個小廣場上的油菜籽秸稈及碎末清理運走。
“油菜籽收罷了,這些籽皮也得清理干凈,不然影響環境,不好看。”謝玉真向記者解釋她正在干的活兒。
53歲的謝玉真是郭土樓村的貧困戶,幾年前家庭遭遇重大變故,她成了孤寡戶。隨后,她享受到了低保等政策照顧。
去年10月,村兩委組織召開村民大會,村民一致同意在楊善廟村民組進行鄉村旅游開發,謝玉真把她的4畝多責任田全部拿出來入了股份。從那時到現在,她一直留在村里干雜活,每天按60元計酬,工資由村集體發。
“土地還能入股嗎?貧困戶和村民們愿意冒這個風險?”記者頗為不解。郭土樓村黨支部書記楊新文說:“能!老百姓不僅愿意,而且熱情很高!
楊新文說,郭土樓村下轄5個自然村,總人口844戶3123人,其中貧困戶127戶388人,至今未脫貧的還有37戶67人。為盡快讓村民脫貧致富,從2016年初開始,村兩委到陜西袁家村、山東竹泉村等地考察,回來后11次召開村民大會,反復討論后確定從楊善廟自然村入手搞鄉村旅游開發,計劃移竹造林700畝以上,打造“豫東大竹!本坝^長廊,并在此基礎上開辦農家樂、豫東特色小吃一條街,最終將郭土樓村打造成一個集游玩、度假、購物、餐飲一體化的休閑農村莊園。
楊新文說,村民對鄉村旅游開發項目激情高漲,從2016年10月啟動至今,已種植400多畝竹林,有67戶貧困戶自愿以土地參股。
記者在楊善廟自然村看到,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令人賞心悅目。雖然很多項目仍未完工,但一個美麗鄉村的雛形已經具備。
“有國家政策支持,有這樣好的村委班子,俺村一定會越來越好,鄉村旅游也一定能搞起來!”謝玉真說。(記者 湯傳稷 文/圖)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