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網站開設了“我為建立完善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機制建言獻策”專欄,就貫徹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部署,向社會征求意見。景區門票價格作為熱點話題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景區門票價格上漲很大程度上始于國有重點景區。一些具有資源壟斷型的世界遺產級景區門票價格從過去不足100元,漲到200多元,連同纜車、環保車等價格在內,許多景區的實際門票價格已經超過了300元,讓消費者感嘆“游不起!”作為景區門票價格的風向標,首先調整國有重點景區門票價格確實是抓住了這項工作的“牛鼻子”。從國家宏觀調控具有話語權的國有景區入手,通過國有重點景區的示范作用,引導整個景區行業的門票價格按照不同類型、向著各界期待的價格水準調整。
首先,要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統籌考慮調整國有重點景區門票價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國有景區的公益屬性和剛性需求特征必須從政策法規層面加以明確,這可以從根本上在大幅度降低甚至取消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問題上形成強大的共識和政策法規基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對于“重要的公益性服務價格”,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國有重點景區作為各地標志性的“必游”景區,是大眾旅游的剛性需求?梢詤⒄胀ㄟ^推出保障性住房來滿足低收入群體剛性房需的做法,把國有核心景區作為滿足大眾旅游公益性、剛性需求的“保障性”景區,通過國家和地方財政的共同努力,全面、顯著降低直至最終取消國有景區門票價格。
從長遠來看,在國家和地方財政允許的情況下,國有重點景區門票的走向是實現免票,這種做法已經在公共博物館免費開放過程中得到了有益的嘗試。本著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的宗旨,期待國有重點景區向社會逐步免費開放的美好愿望早日實現。
其次,在短期內難以實現免票的過渡階段,可以由國家強力主導國有重點景區門票的定價機制及其收入監管。現在多數國有重點景區主要是所在地政府進行定價和使用門票收入,這種由地方政府代表國家管理國有重點景區的機制是景區門票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國有核心景區所在地政府憑借其壟斷資源優勢地位,把景區視為地方的搖錢樹和印鈔機,不斷提高景區門票價格,讓國有公共資源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地方牟利的工具。
如果說門票收入用于維護景區資源環境保護、正常運營成本和后續發展資金,社會各界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在于,目前許多核心景區門票收入經常被作為地方政府預算外收入的重要來源。景區所在地政府對于景區門票收入多采取“收支兩條線”的做法,這也導致國內不少門票收入超“億元”乃至“十億元”的國有景區屢屢出現資源保護隱患、景區服務設施老化等問題,此外,景區門票收入由當地財政統一支配,景區所在地政府每年返還給部分用于景區維護和發展的費用,然而卻因為沒有嚴格的法規約束,各地普遍存在景區門票收入被挪用的問題。
為此,解決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問題,必須堅持國有景區回歸“國有”屬性,改變景區歸地方所有、為地方牟利的做法。也就是說,必須摒棄核心景區資源作為國家公共資源被片面地方化的做法,國有景區要從為地方財政打工的被動地位逐步解脫出來,面向公眾利益做好各項服務。為此,對國有景區門票收入監管必須建章立制,按照“來源于景區、使用于景區、回報于公眾”的思路,不論景區管理機構是政府,還是參照行政管理的事業單位,都需要參照國家公開“三公”經費的做法,及時公開景區門票收入及其用途,接受社會監督。
當然,客觀上看,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國有重點景區在其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居民的大力支持,與景區所在地形成了共生共榮的緊密關系,對國有景區門票采取過于理想化的直接、迅速實現免票的做法恐怕是不現實的。為實現相關政策實施,仍需要按照解決景區門票價格一貫的分類指導原則,針對不同類型國有景區的具體情況,分門別類地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