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動車充電下月起可收服務費

▲首都機場的新能源車充電站。(資料圖片) 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6月1日起,本市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實行政府限價管理。昨天,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充電設施經營單位提供充電服務,在收取電費的同時,還可按充電電量收取充電服務費,每度收費的上限標準為當日汽油售價的15%。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當前規定,充電服務費加上電價費用,電動汽車仍有較大優勢,動力成本約為同款燃油汽車的50%-60%。
□政策發布
充電服務費與油價掛鉤
市發改委副主任高朋介紹,經市政府批準,本市制定出臺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上限收費標準,即充電服務企業可以向用戶收取充電服務費,充電服務費按充電電量收取,每千瓦時(1度)收費上限標準為當日本市92號汽油每升最高零售價的15%,各經營單位可在不超過上限標準的情況下,制定具體收費標準。政策自6月1日起執行。
據了解,去年,國家發改委曾發布關于電動汽車用電問題的文件,明確充換電設施經營企業可向電動汽車用戶收取電費及充換電服務費兩項費用。其中,電費執行國家規定的電價政策,充換電服務費用用于彌補充換電設施運營成本。
高朋表示,2020年前,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并確保電動汽車使用成本顯著低于燃油(或低于燃氣)汽車使用成本,增強電動汽車在終端市場的競爭力。自2020年1月1日起,充電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
□官方解讀
1為何服務費定為油價的15%?
以保持電動車的成本優勢
“之所以把充電服務費和燃油價格掛鉤、上限標準定為15%,是為了保持電動汽車使用的成本優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舉例說,比如4月29日本市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6.46元/升,則充電服務收費上限標準為6.46元的15%,即0.97元/度。充電服務費上限標準會隨著油價的變動自行動態調整,“長遠來看,服務費還有下降趨勢。”
同時,根據前期調研情況,充電服務收費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經營企業進入充電服務市場。從長遠看,服務供給的增加,也將有利于充電服務市場的均衡。
市發改委強調,各充電設施經營單位應嚴格執行明碼標價規定,在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標明相關的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收費標準、充電電價等事項。對超過政府限價等價格違法行為,各級價格執法機構將依法予以查處。
2會不會推高電動車使用成本?
電動車成本仍低于燃油車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充電服務費標準出來前,本市已經建成的絕大部分充電樁都不收取服務費,供用戶免費充電使用,只有少部分是自己定標準來收費。
政策出來后,根據測算,仍可以確保電動汽車動力成本低于燃油汽車。以本市銷售相對較好的北汽E150EV電動汽車為例(100公里平均耗電16度),當油價在6元-10元/升區間變動時,充電服務費為每度電0.9元-1.5元,加上電價費用,電動汽車動力成本約為同款燃油汽車的50%-60%,有利于促進電動汽車的使用。
3公用充電設施的電費怎么收?
按照大工業用電價格收費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本市對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實行扶持性電價。目前,每個購買電動汽車的居民,都會由車企隨車免費贈送一個充電樁,用于安裝在小區停車位上對汽車進行充電。對于這種居民小區內的自用充電設施,將按照本市居民合表用戶電價標準收取,不執行階梯電價,“這也是為了更好地鼓勵電動汽車的使用。”
不過,對于經營性集中式充電設施,會按照國家規定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2020年前暫免收基本電費。對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共停車場中設置的充電設施,將執行“一般工商業及其他”類用電價格。此外,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還將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
□相關
今年新建2000根充電樁
高朋介紹,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累計建成了約7500根充電樁及5座換電場站,車輛推廣與充電樁建設數量比例約為1.6:1。目前,全市新能源小客車示范運行規模已達到4000余輛(不含特斯拉等進口車)。除了隨車自用充電樁,目前本市已有約1500根社會公用充電樁,其中50%以上布局在四環路以內。
高朋解釋說,對于電動汽車,應以自動充電為主、公用充電為輔。考慮到車主的尋找、使用、出行等,目前全市1500根公用充電樁,在選址上大部分都建設在商場、橋下空間、交通樞紐、公用停車場等,和停車場的資源是共享的,“我們設想的是把停車和充電結合起來,車主利用停車的時間就可以充電。”
“今年本市計劃新建充電樁2000根,實現六環路以內公用充電設施平均服務半徑5公里的建設目標。”高朋說,但由于當前電動汽車處于推廣發展初期,產品和技術更新換代較快,現有車與樁的充電接口通訊協議等標準難以滿足當前實際需求,需經過反復調試后才能最大程度與車輛相匹配。
他表示,對于已建成投運的充電設施,在接下來的使用中仍有可能存在不匹配等問題,一經發現,車主可以撥打維修服務或投訴電話,建設單位或設備廠家將及時修正完善,確保提供高效便捷的充電服務。
加油站將試點建充電樁
高朋介紹,對于充電樁,政府部門將積極吸引并鼓勵社會各方資源、多方式參與本市公用充電設施建設。“目前,社會各類資源已積極參與到本市充電設施規劃建設中。”高朋說,其中北汽新能源、普天集團及華商三優公司依托其所屬的資源優勢正在推進各領域充電設施建設,中石化、中石油公司也正依據加油站有關安全標準,在本市加油站開展充電設施建設試點。
此外,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同時介紹,市電力公司、首發集團正在本市10處共18個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展充電設施建設,其中,G2京滬高速馬駒橋服務區已經投入使用,G4京港澳高速竇店服務區、G6京藏高速百葛服務區充電設施已經建設完成。高朋同時透露,本市正在積極同天津、河北溝通對接,力爭在G1京哈高速、G4京港澳高速、G6京藏高速率先實現京津冀充電服務的一體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