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邢東偉
□ 本報見習記者 翟小功
提起出游,人們幾乎本能地想到三個字——“不文明”。近年來,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游客所到之處,便有不文明行為的“集中展覽”:攀折花木、景區刻字、隨處小便、亂扔垃圾……
“今年,隨著景區管理越來越規范,游客文明素養不斷提高,鮮見不文明行為發生。”海南陵水分界洲島旅游區春節駐島民警、陵水邊防支隊光坡邊防派出所副教導員林師斌深有感觸地說,這是他春節駐島值班的第三個年頭了。
今年春節期間,《法制日報》記者先后來到海南省吸引國內外游客密集的海口、三亞、陵水、保亭等地景區走訪發現,正如林師斌所說,很多極具熱帶海島椰風海韻特色的風景區不僅游客爆棚,而且游客的“文明值”爆表。游客主動背上“文明行囊”出游漸成標配,呈現出“景美人也美”的旅游新風尚。
公共場所排隊漸成風氣
“城市更熱鬧,游客更多了,但街道邊、沙灘上、公園里隨手亂丟的垃圾卻少了。”今年春節,對于三亞市吉陽區環衛工人蔡爾浪來說,有著別樣的體驗——市民游客更文明,清掃城市更舒心。
今年春節假期,在被稱為“東方夏威夷”的三亞,旅游熱度節節攀升,僅40萬人口的熱帶濱海小城,迎來來自全國各地的80萬游客,為城市管理帶來很大壓力。
1月29日,盡管氣溫達30攝氏度、太陽當頭照,但記者在三亞市大東海景區看到,景區依舊人流熙攘。放眼望去,游泳的、玩沙堆的、曬太陽的……不過,昔日“人去垃圾堆成山”的“旅游病”已一去不復返,游客公共環境意識明顯提高。
記者注意到,許多游客都自覺地隨身攜帶了垃圾袋,隨手清理垃圾。雖然沙灘上偶爾也有少許塑料袋、礦泉水瓶等,但很快就有其他游客主動撿起來并扔到垃圾桶里,更未見有小孩隨地大小便、大人隨地吐痰等情況。
分界洲島位于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距最近海岸約1.2海里,乘船單程約15分鐘。自大年三十至初三,每天都有超過1.6萬人次的客流量,創下歷史新高。
“游客多了,但旅游秩序反而更好了。”1月30日,林師斌在上島的路上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他已經連續值班4天了,每天都在警務室、渡口與島上來回維持秩序。每逢游客上下船高峰期,他都會帶警力到場。今年,讓他感到驚訝的是,雖然磕磕碰碰在所難免,但每一位游客都會自覺排隊,還會主動禮讓老人和小孩,幾乎沒有出現因排隊而發生糾紛的情況。
“平時,船上的秩序也這么好嗎?”記者問。
“是的,游客上船后,一般都會自覺找位置坐好,沒有抽煙的,沒有大聲喧嘩的,也沒有發生爭吵的,這大大減少了我們的工作量。”林師斌答。
“從年前開始,我們10人一組駐島邊防官兵每天都在島上不定時巡邏執勤,至今沒有發現亂涂亂畫、攀爬花木、偷摘瓜果等不文明行為發生,已連續三年沒有發生治安案件了。”分界洲島旅游區春節駐島民警、光坡邊防派出所干事王海洋欣慰地告訴記者,游客的素質越來越高,文明禮貌越來越好,旅游形象正悄然發生著改變。
在跟隨分界洲島駐島邊防官兵巡邏時,記者看到,在人流量比較大的路口,相隔50米就會有一個寫著文明旅游標語的宣傳橫幅,每一個店鋪門口都寫著“落花未必有意,摘花一定無情”“小聲一點,才能聽到更多”等溫馨提示,海灘邊上還有身穿藍色衣服的“文明旅游大使”輪流站崗。
內外兼修給力文明出游
1月31日,海南北部結束連日來的晴好天氣,下起了小雨,可是大家的出行熱情并沒有銳減。在海口市萬綠園萬春會主展區內,歡樂的歌舞節目吸引了人們冒雨觀看。
持續一個半小時的表演結束后,現場觀眾席基本沒有垃圾。記者注意到,隨著海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的持續開展,做文明市民、文明旅游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文明旅游不是與生俱來的,要內化于心、外見于行,內外兼修,既需自內而外的自我修煉,也需由外至內的約束監管,從旅游企業、導游、游客等多個方面齊抓共管文明旅游。
“你在看風景,別人在看你。”1月31日,來自遼寧的沈女士在萬綠園告訴記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也不能任性。游客應當率先垂范,自覺地把“文明攻略”收入行囊,并始終貫穿于公民日常道德教育的全過程。“我有一個6歲大的女兒,我平時非常注意將文明出行的觀念根植于孩子的思想中,讓她從小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走在雨林文化旅游區呀諾達,看到背著小竹簍的,你就知道這是導游。”2月1日上午,在乘車前往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的路上,有游客這樣對記者說。
“國際島、生態窗……減噪音、宣環保……”果然,在景區的雨林谷入口處,背著小竹簍的導游陳女士帶著一隊游客認真地宣誓,這就是呀諾達的“綠色宣言”。
據陳女士介紹,背小竹簍是景區規定,更是導游身份的醒目標識。可別小看這個小小的竹簍。游客在景區游玩時,渴了會喝水、餓了會吃東西,隨時都可能制造垃圾,但垃圾桶并不是到處都有,這時候小竹簍就發揮作用了。
記者觀察到,剛開始,當陳女士背上這個小竹簍時,很多游客沒在意,可當她隨手撿起游客在不經意間丟在路邊的礦泉水瓶、紙巾、食品包裝袋時,可能第一次,游客沒意識到,但當她第二次、第三次去做的時候,很多游客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了。
“景區的環境這么好,導游的舉止時刻都在提醒我們要注意環保,讓我們對大自然心存敬畏。”來自山西太原的游客李賀很是感慨,“在這里游玩,不僅可以充分感受到海南熱帶雨林文化的魅力,還受到了教育,終身難忘。”
今年,細心的游客還會發現,在海南省很多景區都配置了關于文明出游的標語。尤其是,有的還通過連環漫畫、電子滾動屏等活潑生動的形式宣傳文明出游,讓游客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文明旅游素養。
海南省旅游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家重大戰略,海南將在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對此,旅游文明建設理應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題中之義和內在要求,更是全面提高公民文明道德素質的迫切需要。海南應當繼續推進文明旅游規范體系建設,并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探索出旅游文明的“海南經驗”,從而構筑更加美麗的度假天堂。